多维度分析以色列的克星哈马斯为什么会越打越强!

2023-12-07 10:44:04  阅读 391 次 评论 0 条

因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哈马斯为了筹备与以色列的战争而进行的艰苦训练很大程度上被世人忽视了,他们靠卓越的战斗素养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技术装备的差距,他们不是以色列人和犹资媒体渲染的手持原始武器的野蛮人,也不是一群发起暴动的乌合之众,他们是一群训练有素的精锐战士。

哈马斯这个组织有点像《血源诅咒》里的拜伦维斯学院和猎人工坊,是一个由学者和战士组合而成的组织,其创始人亚辛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大学的高材生,其领导层普遍具有高等教育背景,是一群学识水平非常高超的知识分子,甚至有些哈马斯的高层人员直接就是弃笔从戎的高等学府教师,他们是一群战斗学者。

这样的人之所以变成圣战士,不是因为愚昧落后野蛮,而恰恰是因为学识和眼界告诉了他们,当一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局时,温文尔雅,绘画绣花,请客吃饭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只有极端化,圣战化,疯狗化,打出生存空间,活出统战价值才是根本出路。

他们不光从事学术研究,还从事商业活动,他们以卡塔尔为根据地,在整个中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经营工作,通过这种商业活动来为武装部队筹集资金,争取资源,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卡塔尔世界杯中,相当一部分与赛事相关的投资建设工作中就有哈马斯背景资本的影子。

这种学者背景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是一群用脑子打仗的人,装备不如人,就靠策略,战术,训练去尽可能弥补,他们使用金属外壳包裹着皮卡和装载机,模拟以军坦克进行攻击训练,他们依靠侦查人员对预定战场进行精确测绘,建立沙盘,绘制地图,其参谋人员拥有非常高水平的图纸作业能力,对以色列军队的营地,据点,阵地,犹太定居点进行复刻,然后模拟进行攻击训练。

而且这些训练强度极高,耗时漫长,哈马斯曾经发布过自己的训练视频,他们的战士们围绕着这些设施展开的训练非常艰苦,往往动辄持续数天,不避寒暑,可以这么说,哈马斯战士们比他们的对手更加了解他们对手的兵营,以色列那些只服役几个月的夏令营式的军训兵对军营的了解可能也就是营房周围那一亩三分地,而哈马斯进以军的营地熟悉的就像进自己家一样。

500

哈马斯战士手绘的以军据点简易地图,可以看到细节非常丰富,你能画出你家附近的类似地图吗?

另外哈马斯的战士们针对战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订了多种预案并进行了针对性训练,预设场景和战术想定尽可能的考虑到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哈马斯有一种训练是,战士们必须在手脚被反绑住的情况下,光着膀子在地上匍匐前进,这种训练模拟的是一旦不慎被俘,如何在被限制行动自由的情况下尽可能逃脱。

还有一些训练则是必须在模拟的建筑废墟内,在饮用水极度有限,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坚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然后在长期的疲劳,饥饿和干渴的限制下进行打靶,还要完成规定战术动作,不仅对打靶成绩有要求,还对完成规定战术动作的时间有限制,一旦不合格就要重来,据说就连剥夺睡眠也是训练的一部分,以此培养长期不间断作战的能力。

除了这些战术素养培训外,哈马斯还被要求尽可能掌握手头可以接触到的一切技术装备,如何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保养和维修武器,如何把民用设备进行军事用途改装,如何劫掠物资以维持给养,如何窃取和发动车辆,如何在失去指挥链的情况下于独自行动,如何使用传统手段进行通信以避免技术侦查,如何进行无后方作战,如何化整为零分散行动,以及如何聚零为整重建指挥链,如何渗透,伪装,潜伏,穿越封锁线。

这些长期艰苦训练的结果,就是以色列动员了十倍以上兵力,拥有一代以上的技术代差优势依然打不动机场大的加沙。

另外,目前哈马斯的一些相关信息也在被逐步披露,其中一些内容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打破了世人长久以来对哈马斯的刻板印象,举几个例子:

1.被认为有去无回的滑翔伞死士实际上大部分活了下来。1500人中有1400人活了下来,其中一部分化整为零后在以色列境内进行了大规模掠袭,随后撤回加沙参与城防作战,还有一些人渗透伪装后穿越了以军的重重封锁,安全抵达了约旦河西岸地带,还有一些人袭击之后就地潜伏,待以军进入加沙地带后,在没有任何指挥联络手段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事前的预案从以军后方发起突袭,袭击以军的后勤补给,骚扰以军。

有大量战例表明,缺乏训练的以色列军训兵根本应对不了哈马斯战士们的渗透,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哈马斯战士潜伏靠近以军营地,在极近距离下拍摄以军,几乎可以说就趴在以军身后,但以军依然察觉不到的情况了。

2.以军的崩溃速度超出了哈马斯的预期,以至于哈马斯对此毫无准备。哈马斯考虑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战术场景,唯独没有考虑到以军的崩溃,就像两个人打擂台,其中一个人考虑了各种出招和拆招,制订了多种战斗方案并进行了艰苦训练,结果真上阵之后一拳过去对方直接倒地不起,反而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哈马斯原本的计划是袭击一部分以军的营地和据点,造成杀伤并抓捕战俘,为后续政治工作争取条件,但没想到以军围堵加沙地带的加沙师一触即溃,甚至出现了整个以军班组被哈马斯堵在厕所里当猪杀的名场面,以军的快速崩溃打乱了哈马斯的计划,哈马斯只能让战士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打多远打多远。

3.在以军进入加沙地带后,一开始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但实际上这些地区的哈马斯在以军进入之后根本不做抵抗,而是就地潜伏下来,隐蔽在建筑,废墟和地道中,并在完全没有任何统一的通信协调指挥的情况下,完全依靠预案,在以军占领一段时间后突然现身并发起攻击,以军经常发现,一片已经占领了数日乃至数周的区域突然凭空冒出大批哈马斯战士,在同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向自己发起突袭,前一秒还是安全区,后一秒就枪声大作,这让以军占领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在占领区内成为惊弓之鸟,因为鬼知道哪一块废墟里隐藏着哈马斯的战士,最近还发生了几起成规模的以军在加沙被突然凭空钻出来的哈马斯战士围歼全军覆没的事例。

化整为零,就地隐蔽,长期潜伏,在没有通信指挥的情况下完全依靠预案在同一时刻默契的发起敌后突袭,既能在需要硬拼的时候咬住对手,又能做到这一点需要何等的纪律和训练,有常识的人想一想就知道了,你可以尝试组织一场20人的聚餐就知道这么做的难度了。

4.真正的哈马斯的伤亡非常低,在和以军的战斗中交换比非常美观,甚至可能要略占上风。巴勒斯坦方面巨大的伤亡数字很大程度上是以色列军队抓不住哈马斯主力,于是无能狂怒,朝平民滥施淫威的结果,所谓会跑的是哈马斯,不会跑的是训练有素的哈马斯。

5.大部分以色列人质不是哈马斯抓的。哈马斯原本预计抓捕几十名以军战俘,为后续政治工作创造条件,想不到以军一触即溃,加沙地带民众一看以军崩溃,纷纷使用民用设备开始破坏隔离墙,冲进以色列的犹太人定居点,袭击并绑架了大批人质。大部分人质实际上散落在加沙民间,以至于哈马斯还得挨家挨户的求加沙民众把人质交给哈马斯,这也是为啥以军对加沙平民滥施淫威导致了大量以色列人质伤亡的原因,因为那些人质被加沙民众关在家里,以军的弹药不长眼。

说实话,这些人质要是真落哈马斯手里恐怕还能活下去,这也是为啥交换人质的时候,哈马斯战士们和人质看上去关系还行,因为哈马斯手里的以色列人质可以保留自己的私人财产,宠物,还能得到充足的食物和水,毕竟哈马斯为政治考虑,可能还讲一点道理,但受够了以色列人鸟气的加沙平民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6.哈马斯中有女兵和基督徒。哈马斯的正式名称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最初是穆斯林兄弟会的巴勒斯坦分支,创始人亚辛信奉的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基要主义,因此女性和基督徒往往被认为被隔绝于哈马斯组织之外的。

但现在的情况是哈马斯内部出现了不少基督徒战士,他们与穆斯林战士和睦相处,并肩作战,已经出现过不止一次哈马斯高呼万福玛丽亚和以军交战的场面。

另外哈马斯内部出现了女战士甚至女军官,比较有名的是之前巴以双方第一次交换人质时,在现场主持工作的这名哈马斯军官

500

我有个同事是个女同,那天上班摸鱼的时候我正好在看这段巴以交换人质的视频,她从我背后看到这段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句“好漂亮的眼睛”。

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后来她补充解释了一句,这个“戴头套的”应该是个女的。我赶紧把视频重放了一遍,细看,发现还真是,这个哈马斯战士大概率是女的。

后来外网也开始流传这一段视频的相关信息,说是国外有人根据眼睛和手以及体态,用人工智能做特征判断,发现这个在交换人质现场主持工作的哈马斯军官真是女的。

我自此对我这个同事刮目相看,就这么从我背后一晃而过瞄一眼我的屏幕都能看出端倪来,只能说她们姬佬的雷达果然还是比较灵敏。

后来各种交换人质现场的视频陆续流出,这才发现哈马斯的女兵不少,比如这个抱着老人的

500

再比如这个照顾小孩的

500

接受异教徒和女兵加入队伍,说明巴以之间的宗教冲突正让位于民族冲突,意识形态矛盾正让位于民族主义矛盾,哈马斯这个组织的内核正在发生蜕变,逐步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军事宗教组织的层次,而跃升为一场全民性的民族解放运动。只要能够抵抗以色列,一切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分歧统统是第二位的,彻底杜绝了其它宗教政权常见的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那一套。

西方长期在中东滥施暴力,但又不斩尽杀绝,折辱虐待但不斩草除根,造成的结果就是人工筛选和养蛊,软弱无能的人被淘汰,最强悍最坚定最无畏的人生存下来,无休止的仇恨和不要命的训练把发起暴动的乌合之众重铸为最精锐的战争机器,所以说哈马斯为什么越打越强?

因为西方教的好。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31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李向东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