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谈谈用啥法子把这种关乎企业战略成败的力活跃起来了,因为它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谈得够多,或者我们更需要的是方法,而不是说教。
想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没有这样好的便宜事,——事物要动,需要源动力,执行力也不例外。我们要发掘执行力的源动力,才能使之为企业服务,否则,不是纸上谈兵言不及义,就是工夫不用在刀刃子上。
那么,执行力的源动力是什么呢?
动力、能力、保障力是企业推动执行力运作起来的三大源动力,这是目前业内人士最新的讨论焦点:动力,是指企业目标、激励机制(马斯洛个人需求原理)等;能力,是指执行主体完成工作所必须的素质、技能等;保障力,是指企业为执行主体提供且为执行主体熟知的运营流程、工作流程等,它们三位一体地作用于执行力的施出主体:人。
然而,执行力怎样作用起来?下面讲个妈妈叫小女儿去买盐巴的故事。
妈妈正在炒菜,盐用完了。妈妈对小女儿说:乖孩子(激励开始),帮妈妈去买包盐回来(目标指示)吧,这里是五块钱,剩余的钱,你用来卖零食吧(再次激励)。
小女儿放下手里的玩具,说:好呀,妈妈,我学会了算数,不会被人骗,能帮妈妈把盐买回来(有能力)。不过,我不知道怎样去呀?(流程没保障)
妈妈温和地告诉女儿:出门直走,走过第三条街,左转,再走过四个店子,看见有个牌子,写着‘罗记’的小卖部,就在那里买。(流程有了保障)
这样,小女儿很快就把盐巴买回来,妈妈顺利地把菜做好(成功执行)。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生活故事,但是,可以影射整个企业执行力的问题:设想那个妈妈就是企业领人、小女儿就是下属、路线指引就是运营机制、买盐巴就是你们需要完成的企业战略,这样,动力、能力、保障力三大力量作用于执行,就十分生动的呈现出来。
当然,执行力并不只是普通员工的事,他是“一竿子到底”贯彻于高、中、低企业各层,只是每个层级,他们的执行力内容各不相同,而我们在检验企业是否有执行力,不只是审视基层员工,而是要全面地从高、中、低企业各个层级,去审视,去发现。
如果说动力、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是既定的,那么与流程、运营方式等内容相关的机制保障力,就显得很重要。下面以超市收款员为例说明这一点。
以前,超市收款员经常与顾客发生争执:如说钱是假的,顾客抵死不承认,说收款员掉转头换了,诈唬他;说他给了5块,应找回2块,收款员却给只给1块,但收款员明明是给了他2块的……谁是谁非,难以说得清。——这是流程保障问题,而不是动力、能力影响了收款员的执行力不畅,导致超市卖买不畅。
现在好了,超市流程基本标准化:首先采用“唱收”——收款员(或柜员机)说:“收到你5块钱”(你知、我知、其他等待的顾客也知);接着当面“验钞”——收款员发现钱币有问题,马上说:“先生,对不起,你这张钱是假的,请换过一张,好吗?(顾客无法抵赖了);又接着把收到的钱不急着放到抽屉里,而是一只手拿着(或放在柜面),一只手去找钱。最后采用”唱付“——收款员(或柜员机)说:”找你2块钱,请收好“。(你知、我知、其他等待的顾客也知)。这样,顾客很难故意抵赖而影响超市的收银效率,从而保障了收款员的执行力效率。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企业执动力三大源动力,动力、能力、保障力几乎并存于每一个执行过程,只是它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企业情况,而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有时是动力问题强些,有时是能力问题,或者是公司流程制度问题强些,——籍此,我们就可以有针对地检验企业执行力,就可以有渠道地找出执行力的病根所在,同时,能迅速做出有效诊治,让企业各层级员工热爱工作,有效地工作,而我们的企业也因为执行力得以贯彻,美好的且方向对头的企业战略想不实现都不行了。(文/汤树东)
注:本文写于2005年,当时供职于华南一家培训公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