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部队的人,左边是文工团,右边是医疗队,似乎自己就是她们,她们就是自己,很是期待冯小刚严歌苓能带我重回那逝去的军营岁月。几乎没有电影首映日就值得我急煎煎的去看,然而,看完,我只得说芳华让我失落了芳华!
我想找回的那个年代,那时军营里最值得怀念的那股劲儿,没有了,被导演和编剧弄丢了。我一直怀念那个特殊群体的清纯和正气,是那个时代最美好最主旋律的东西,也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东西,在影片中全部被人设了!失真,是我唯一给出的结论!部队文工团,还是部队,不是艺校,不是地方剧团,芳华里的文工团,除了偶尔穿军装外,全无部队的影子!男女兵宿舍可以混进混出,女兵宿舍像女大学生宿舍,没有早操,没有思想学习,没有起床号熄灯号,女兵不演出时便装花枝招展,甚至还有时髦的泳池和泳衣,这在那个年代都是不可能的!那个年代文工团比部队是要宽松些,但军纪操练是一样不能少的,女兵唯一能花心思的就是偷偷去把宽大的军装上衣后腰改瘦,把肥大的军裤臀部改小,让自己更显腰身,晚上用发卡把刘海或者辫稍卷起来,早上带上军帽让留在帽沿外面的一点点发梢有一点弯曲。
那个年代,芳华不是姑娘们裸露的长腿和柔嫩的腰肢,更不是是否丰满的胸脯和内衣,那个年代的芳华,是军绿色的清纯和正气!是女兵尽管柔弱,也要英姿飒爽,男兵尽管稚嫩,也要如松如钟!那个年代,矛盾冲突绝不会因为排练出汗多就受排挤歧视,军营里训练出汗大部分是没有条件天天洗澡的,文工团条件算是好的,没有人会因为这个挤兑人。
那个年代,矛盾的焦点在业务的比拼,谁都想做领舞,谁都想当A角,憋着劲的比拼。那个年代,军令如山,分队长的命令就是天,不会连个排练都指挥不了。那个年代,文工团也有干部子弟,但没人炫耀,还唯恐别人知道了觉得自己走后门关系户,反而会更拼命练业务。我的父辈就是79年上了越战,之后被裁军一百万被迫转业的。片中那段血肉纷飞,战士被流弹和炮火打懵倒是极真实的!大部分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就拉上了前线,枪都没打过,人就没了。大部分活着下来的兵,被裁军后都生活潦倒,那时复员转业没有现在这么多补偿,一个团级干部的转业安置费不过几千块钱,大部分战士没有工作可安置,胸前一朵大红花就打发了他们的芳华!那个年代,他们不怨不恨,因为他们觉得和留在老山留在麻栗坡留在蒙自的战友相比,他们还活着!
芳华,是冯小刚视角下的芳华,不是那个年代军营的芳华。影片中的时髦、裸露的肢体、嘻哈的氛围都是冯导的期望和臆想,太有现代感了。那个年代,一个营长去部队文工团相亲,和女兵在值班室见面对坐了两个小时,眼睛只盯着对方的鞋尖,都不敢直视。
那个年代,送老兵年年有,成建制被裁军也吃散伙饭,大杯喝酒,也会痛哭,也会唱歌,但不是卡拉ok式的大合唱,更不会男男女女勾肩搭背甚至醉卧一地。
那个年代,军人哭也不能形态无状,我看到过太多复员老兵被摘掉帽徽领章后,就像被摘掉了魂,即便泪流满面即便抽搐发抖,也必须中指紧贴裤缝保持立正状态!
我期待的芳华,是希望在今天纷杂泛滥的商业化和空虚无觉的无精气的时代,带我重温那军绿色的清纯和正气!让现代的年轻人知道,社会还曾有过那样的清纯和正气!
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清和正,还有一股精气神!
冯导的芳华想表现太多的大时代主题,文革,越战,改革开放~~~而我期待的芳华,太微观太具象,被冯导当零碎给扔了。
还好,还有《绒花》,片终它让我留在了座位上,慰籍了我失落了芳华的心灵。唯有这旋律,带我重回了那个年代的芳华。(兵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