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盘:朝鲜战争前后中美苏的战略博弈

2019-06-01 17:19:28  阅读 2006 次 评论 0 条

为图谋台湾,突破波茨坦公告原则,美国蓄谋诱发了朝鲜战争


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中国无疑是意志坚决、牺牲巨大、贡献甚伟的至要力量之一。所以,波茨坦公告确了中美苏英等作为主要力量对全球和平负责的原则,台湾等理所当然回归中国,印支一七线北等也被承认是中国的主要影响区。

当时间到了1950年,美国发现,正在站起来的中国是一个要彻底摆脱对美依附地位的中国,而且,从他们的思维惯性看,中国还很弱,并不是一个不可欺侮的力量。于是,削弱中国,图霸台湾,有限扶持日本,成为美国这个海洋大国的重要战略图谋。

将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并不难,难的是面对已经和苏联结盟的新中国,找到避免苏联直接介入的恰当理由。破坏刚刚签署不久的波茨坦公告原则,将刀子公然砍在正在觉醒的中国身上,代价必然是巨大的,同时也会失却“盟友”们的支持,胜算不多,困难巨大。

怎么办?将破坏波茨坦公告原则的帽子打在对立方身上,然后,利用原则已被破坏的机会谋取对台湾的控制。

于是,美国人放烟幕弹了:我们准备放弃波茨坦公告原则中的部分范围。具体的是:将南朝鲜划出自己的“防卫圈”。

以下是我从网络文章中选出的两句话: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1950年1月所发表的讲话中,将朝鲜半岛北部排除在美国的防御范围之外。美国远东军队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将军在接受访问时,也将朝鲜半岛北部和台湾划在美国在东亚的防御范围之外。”

“从客观上讲,华盛顿宣布朝鲜半岛不在美国的防御范围内,使斯大林以为苏联(通过北朝鲜)在远东的军事行动不会损害美国的根本利益,也不会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

其实,从后果和战略大局来分析,舰队出兵台湾海峡的行动,这时候已经定下来了。

美国的宣布放弃、南朝鲜的战争叫嚣、和朝鲜半岛双方力量一边倒的对峙局面,就决定了:战争的阀门打开了。由于当时美苏中实质上都援助了其中一方,波茨坦公告原则被违弃了。

于是,美国总统杜鲁门急不可待,一方面命令美军加入朝鲜战争,另一方面,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中国的统一进程被阻碍了,台湾离作为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的地位更近了。

这个时候及以后,中国的反应值得回味。

怎么反应?如何回味?

朝鲜战争伊始,置身美国欺凌和苏联疑虑,毛泽东明确态度划清底线果断出击


美国在朝鲜战争伊始即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同时自食其言,发表“台湾地位未定论”,这种行径明显是对新中国的欺凌。这使新中国的领袖们在被动的置身南北朝鲜开战现实之后,又一次被动地看到本国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毛泽东痛苦的感觉到:美国掌风所及,矛头所向,已经令新生的共和国难以安宁。

然而,即使在这时,中国的领袖们还不愿意接受要与美国打一仗的现实。即使中国政府这时表达了鲜明的态度,清楚的底线,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如果越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然而他们还在抱着美军能停止在三八线的希望,还希望国际社会能帮助维护波茨坦公告的精神。在美军越过三八线以前,在中国高层,不参战的声音还是占上风。

但是,美国的牛仔作风决定了它不碰它两壁是不会罢手的。美军就这样由着惯性冲下去,一直冲到中国边境线附近。当苏联由于若干协约和战略的原因选择规避,美军就更加的不可一世。麦克阿瑟们对于中国的轻蔑是显然的。即使他们在朝鲜挨了中国人的打以后,他们的通信中还是称鸭绿江对面的地方是满洲而非中国,有意无意中还是将中国看作当年七零八碎的旧中国。他们践踏了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宣示底线,却依然趾高气扬的企图轻轻巧巧回家过圣诞节。

中国要否参战,对这个问题,中国领袖的抉择是痛苦的。中国太需要和平了,太渴望和平了。美国也太强大了,据说之前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但是,面对台湾海峡、印度支那、朝鲜半岛三把同时指向中国的砍刀,毛泽东很明白:不较量一下,不打它一下,不让他知道中国是有能力行使自卫权的,身受的欺凌只能会变本加厉。

苏联也在揣度着中国,斯大林对新中国疑虑是很多的。中国是不是一个足以帮助苏联承受来自西方帝国主义压力的盟友,还要看行动。中国是不是有这个志气和力量值得扶持,还要看在关键时刻的反应。作为一个顽强的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主义者,斯大林是孤独的,也是紧张的。所幸,同作为革命领袖,毛泽东和他的心是相通的。

毛泽东曾经寄托过苏联出兵,即使直接出空军参加战争。然而,当这些都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之后,中国还是毅然出兵援朝。据说斯大林曾经为这个感动得流出眼泪。道义原则和战略眼光使中国有一种凛然无畏的光彩,终于走出了曾经困扰了中国百年的目光短浅、各自为政、纷谋私利的弱者形象。

在朝鲜半岛打出来的是朝中苏共同的战略空间,战略家斯大林为此认真地帮助过中国。从1952年起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建设全面的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基础,中国从此开始了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工业化建设道路。现在一些文章中已经提及这一点,然而往往又淡化这一点。但是,置于当时的时空,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确实是此前100年的各外国都未曾做到的。这对新生共和国的起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朝鲜战争纪实书籍上往往不厌其烦的书写美国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越过鸭绿江的,杜鲁门是如何拴住麦克阿瑟这个老是试图闯入中国的公牛的。仿佛中国出不出兵都一样是安全的。然而,他们往往都不会提及,美国的好战派是如何的得寸进尺,直指中国;而若美国真的公然侵入中国,依照中苏条约苏联会怎样行动,而当时他们的战略重点又都在欧洲。美国不愿也没有直接侵入中国并不是美国的恩赐,也不是杜鲁门们的良心,而是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顽强,苏联的牵制和全球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人民的反对。

我曾读过五十年代的历史课本,里面提到朝鲜战争时说:美国此刻侵入台湾海峡就是其侵略中国最有力的证据。信哉此言,你既然侵略了中国就莫怪中国的反击。况且此中此后中国一直没有放松过将美舰赶出台海的要求。麦克阿瑟打到朝鲜北方时曾说中国失去了最佳介入的机会,所以就不会介入。缪哉蠢哉,中国要捍卫的是根本利益,话已说尽,选择出兵机会还会来帐房先生式的算计?中国起初不战是因为对妥协还抱希望,是慎战,你越出了你自己都曾经画过的界限,又越出中国屡次三番强调的底线,还能怪中国人打你的伏击?中国政府的宣示堂堂正正,中国领袖说话是算数的,中国人民不好惹,难道只有到挨了揍才能感觉到?

据说在抗美援朝战争前,被俘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只有杜聿明说如果中国军队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优势。而共产党一些将领也是犹豫再三,然而战争的结果却证明中国的这一战打开了局面,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正是这个时刻我们勇敢的牺牲和付出,才为我们换取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末,想起了现在很多打战争游戏的年轻人都很熟悉的一段话: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

是的,正是朝鲜战争,使我们打掉了敌人的气焰,获得了盟友的信任,赢得了和平的空间。

这一仗,打得好!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22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汤博客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