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最近热络地讨论起了一个话题,即比较30多年前后劳动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从中窥视劳动者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话题。
说一个时代进步、一个时代落后,或者说一个时代的进步水平,对比劳动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个核心的参数或标准。因为它真实地地反映了劳动者生活的艰难和优裕程度。但目前的讨论针对的还是那些有正式价格,可以比较的收入和商品。
其实,还有很多没有正式价格,直至免费的商品更需要比较一下。城市的情况我不知道,就说农村。
1、找干部办事是基本免费的。70年代,上面的干部,至少是公社干部在生产队蹲点,就地解决生产队和社员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生产队、社员有什么事,根本不用跑到大队、公社去,就地解决,这就省了车马钱,至少是节省了时间。下放蹲点的干部,性格、态度非常好,和颜悦色,社员说什么话,讲什么话,都是认真地听,听完了就解决。社员根本不用操心话怎么讲,更不用请搓一顿,甚至拧点东西了。那时我家就住过下放蹲点的干部,对我们真的就象亲人一样,时至今日,我都常常想起他。
2、种子、农药、化肥,甚至包括拖拉机、抽水机、脱粒机、犁耙等几乎全部农业生产资料,对社员来说是免费的。生产队社员几乎和工厂工人一样,不需要具备什么生产资料,最多自作几把木叉、木耙。而后来,这些都要村民自买,特别是种子、农药、化肥一直是村民难以承担的费用;拖拉机、收割机等要自己买;如果去请,当然要付费。
3、生产队自养的猪、牛、鱼等肉食品,宰杀和捕捞后,按人或按户分给社员,是免费的。那时,我所知道的每个生产队都有养猪场、牛场,鱼墉,每逢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和农忙季节等,生产队或杀猪、或宰牛、或捞鱼,那无疑是社员,特别是我们孩子们高兴的日子,所以我始终认为,后来一些人一整就说那时的人没有肉吃,我就认为那全是虚假的谎言,非常可笑。如果一些人说城里人一月只有半斤、一斤肉票什么的,那我觉得我们生产队的社员和孩子们,每月吃的肉比他们多。
还有,那时社员每户一年至少养两头猪。那时,国家有规定,农村社员养猪,卖国家和自家杀了吃的比例是一比一。能干的社员一家甚至能养四头。我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养不了那么多,只能养两头。一头猪卖给国家,能换回六、七十元,就这一年的花销也差不多了;一头猪腊月里杀,一直到春节,每天都有肉吃,一直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季结束。这还不包括社员每家每户每年养的好些只鸡。
4、我记得那时食用油也是免费的。因为我们那里产棉,生产大队就有了籽棉脱粒机、棉籽榨油机。棉花籽榨油,分给社员不要钱。当然,后来据说食棉籽油影响生育,可那时棉籽油对社员来说,可是好油呢,因为他们说那在旧社会可是用来点灯的,而且还没有,非常金贵。
5、社员的农业税是免费的。记得70年代,就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农业税。再一想,应该没有记错,那时的农民都是社员,其实就跟在工厂里做工的工人一样,要交税也是生产队和工厂交,社员和职工怎么会交呢。但这至少可以说,那时社员不用交农业税。
6、盖房子的人工是免费的。我们生产队,包括我小时候到过的所有生产队,社员几乎每家每户住上了砖瓦房,以至于我都不知道社员的这些房子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房子都是笔直地排开,前面是路,再前面和后面是生产队分给社员的自留地。当然,我家的房子盖得比较晚,原因是父母都在城里工作,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在生产队挣的工分少。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那时的城乡差距非常小。还依稀记得我们家原来是几间篱芭茅草房,在我记事的时候,那几间篱芭茅草房已经拆了一半了。我们家盖房子可热闹呐!生产队的社员们都来啦,测量的测量、挖地基的挖地基、和灰的和灰,特别是打夯,几组社员拉着石磙,一抛一落,口上喊着号子,高亢悠扬。场面就象排节目一样。社员们只需要几只烟和几杯水就行了。很快地,三间砖瓦房就盖好了。
7、我不知道全部粮食是不是免费的,但至少有一部分粮食是免费的。我们那里的人都爱吃大米,不喜欢吃面食,但却种小麦不种水稻。每个生产队都有个大仓库和大晒场,用来晒存粮食和棉花,收获的小麦和棉花都卖给国家了,但也分一些给社员,不要钱。我从没看见爷爷奶奶买过大米,也从没听他们说过没有钱买米。缸里的米总是快完了,不知什么时候又满了。我们那里几里之内地不同质,邻近的一部分生产队是沙地,不能种棉和麦,但他们种西瓜、种花生、种红薯,还种一种泼缸豆,非常好吃,生产队都分给社员一些,从不要钱。
8、所有蔬菜都是免费的。可能有人笑话,农民什么时候吃菜不是自己种,还谈什么免费不免费。我说这种认识错了。因为现在的很多农民不种菜。自留地原来主要是种菜的,社员在生产队收工后,就种自家菜园;但包产到户后,因为种点小菜费工,不如打打麻酱,就逐步种成了大田作物,还能指望能和大田作物一起,多卖点钱。家里要正经吃点菜,就得到集上买。
可能还有,一时也想不起来。这些对于今天来说免费和相当免费的商品,该值多少钱呢?该怎么比较呢?恐怕是难以计算和比较清楚的,但它却实在地向我们呈现了两个不同时代中国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情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