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想聊一聊口述历史,可谁都知道这是个吃力不讨好且极容易得罪人的事,因此,也就搁下了。这两天,就着@无为李爷 说“口述历史危害极大”,且得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 点赞的“东风”,同时,本着阿Q“别人摸得,凭什么我摸不得”的“大无畏精神”,终于下定决心壮着胆子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口述历史”的粗浅见解。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记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
百度百科的定义未必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定义,权且做个参考吧。从百度百科对“口述历史”的定义来看,“口述历史”作为历史资料的一种补充,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不过,有一说一,“口述历史”最大的问题就是记录者很难保证所谓的“历史现场见证人”所“口述”的内容的真伪,连真伪都无法保证,那么,“口述历史”的可信度必然要打个大大的折扣。
辩证地看,如果所谓的“历史现场见证人”所“口述”的内容是真实的,那么,必然是对历史的有益补充;相反,如果所谓的“历史现场见证人”所“口述”的内容是虚构的,则必然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可能有人会说,“历史现场见证人”所“口述”的内容只是原始资料,还需要与其他历史文献进行比对的,真金不怕火炼,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话说,如果一切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前些年,以袁*飞为代表的“历史发明家”在网络上兴风作浪,虽然这些“历史发明家”发明的历史最终大多被证伪,可是,不是所有谣言都能在第一时间被证伪的,这就给了谣言发酵和传播的空间,“地摊文学”就是这么来的。更不要说,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特别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谣言辟起来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那些说“假的真不了”的人大抵上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
“口述历史”的可信度除了取决于“口述者”的诚信程度(说真话还是说谎话),还取决于“口述者”的政治立场和认知水平。政治立场决定了“口述者”在“口述”历史事件时必然是有所取舍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地富反坏右“口述”的新中国和翻身把歌唱的人民群众“口述”的新中国能是一回事吗?认知水平对“口述历史”的可信度的影响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任何时候,都难免有人一叶障目,有人登高望远,话说,山底下的人和山顶上的人看到的怎么可能是同一个风景呢?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山底下的人还是山顶上的人都有“口述”的权利。
除了“口述者”对“口述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口述历史”的记录者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毕竟,谁都无法保证记录者会不会对记录对象、记录内容进行取舍。如果记录者的镜头对准的全都是地富反坏右,这样的“口述历史”又能有多大参考价值呢?更不要说,如果记录者在记录时对记录内容进行人为筛选,那所记录的“口述历史”离历史真相就更远了。
说了这么多,我并没有完全否定口述历史的意思,而是说口述历史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坦白说,我是支持口述历史的,但我同时认为,口述历史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必须规范起来。任何人都可以“口述”和“记录”历史,但是,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口述”和“记录”的内容负责。
实话实说,我向来对“口述的历史”没什么兴趣,就像对个人传记和回忆录兴趣不大一样。这里我倒不是说口述历史、传记、回忆录就不能看、不能信了,而是说口述历史、个人传记、回忆录等大多都夹杂着大量的主观色彩,因此,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相关内容去对比、核实,而我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仅此而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