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朱元璋的英明形象被这群文化败类糟蹋得不成人形!

2019-12-19 20:57:56  阅读 2451 次 评论 0 条
对中国历史与政治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竟然被丑化成这样,网友们对于大明风华朱元璋被恶搞、污辱,都吐槽说这实在太可怕了!当然,不排除中国文化界有汉奸般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于正向的明朝的皇帝有偏见。也有人以为,这不是满清人的勾当吗。虽然时间过了这么久,明清之间的恩怨还是那么的深入骨髓。幸好历史总是向前的,也是人民所书写的,这么个小聪明左右不了历史,是时候正本清原、还原事实与真相了:

热播剧《大明风华》朱元璋造型,引发热议。网友认为,这是对朱元璋的丑化。

▲《大明风华》朱元璋造型


然而,历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确实以两种长相传世。古代宫廷有专门的机构收藏历代帝后图像,相当于图像数据库。明代,这些图像藏于内库。清朝入关后,接收了这批图像。

到乾隆十四年(1749),重新对这批图像进行装裱,然后移藏于南薰殿


南薰殿所藏历代帝王画像中,朱元璋的画像最多,总计有13幅

如今,这13幅画像,除了1幅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余均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13幅画像,呈现了两个朱元璋
一是端庄的圆脸俊像,计有两幅,分别呈现盛年和老年时期的朱元璋;

一是怪异的长脸丑像,计有11幅之多,相貌大同小异,基本都是额头、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猪,有的脸上还画满麻点。


▲姜文在电影中恶搞廖凡



1



问题来了:到底哪一张脸是朱元璋的真容?


明朝中期的张瀚(1510—1593)在《松窗梦语》中记载,他任职南司空时,曾入值武英殿,亲眼瞻仰了朱元璋、朱棣的画像。


他说:
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万历时人张萱之父在云南作知县时,曾于黔国公府“摹高皇(朱元璋)御容,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其状甚奇,与世俗所传相同,似为真矣”。


后来张萱在京为官,才看到内府所藏朱元璋、朱棣的画像,惊叹原来是这样的:
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从张瀚、张萱的经历,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朱元璋圆脸俊像才是官方认可的图像;

第二,长脸丑像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经在民间流传,甚至登堂入室进入王公贵族的私家收藏。


关于第二点,最爱君后面再讨论。现在说第一点。


两幅朱元璋的圆脸俊像,虽画于不同时期,但在细节处理、绘画技法上,明显是宫廷画家的水准。与朱家历代接班人的画像风格也极为一致,所以是朱元璋的标准像无疑。

相比之下,那些长脸丑像,无论是服饰、场景、画风,都很粗糙随意,有的连衣冠的搭配都漏洞百出,来源和出处十分可疑。

▲朱元璋盛年与老年标准像


然而,标准像不代表就是真实容貌,画家有可能达不到写真的水准,也有可能受迫于皇威作了美化处理。


关于宫廷画家的水平,大家可以放心。自宋代以后,帝后肖像画的可信度已经很高了。当时皇家有画像以备百年后供子孙瞻仰祭拜的需求,宫廷画家的水准也足以为帝后们画出形似的肖像画。


所以,学历史的都知道,宋代起那些皇帝画像,基本都好辨认,也不容易误用;而此前的皇帝画像,都偏虚,有的还像一个模子画出来的,时常误用也没人发现。


具体到朱元璋画像,很多人会引一些段子,说他喜欢杀写实的画家,只有那些把他画好看了的画家才能幸免,以此反证朱元璋本人长得很丑,传世的标准像都是画家违心美化的结果。

还说,有个画家幸免之后,凭记忆摹画出朱的真容,这就是长脸丑像传播的起点。


朱元璋嗜杀嘛,所以段子这样传,也没人觉得他在背锅。

事实上,现在能考证出来的、给朱元璋画过像的画家有四五个,比如孙文宗、沈希远、陈遇陈远兄弟,而这些人无一被杀。


最爱君发现,历史上流传的大明风华朱元璋杀画家的段子,是有模板的。

举个例子,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有一只眼睛是瞎的,被称为“独眼龙”。画家给他画像,难度很高:
画出两只眼睛,则不像李克用,可能被杀;

如果只画一只眼睛,会很丑,也可能犯死罪。


结果,一个聪明的画家,把李克用画成了闭上一只眼睛射箭的样子。


类似这种故事,附会在很多人身上。真实性十分可疑,所以最爱君称之为“段子”。


其实,画家的压力,并非来自于画丑或画美,而是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尺度拿捏。


明初大画家王绂在洪武、永乐年间曾几次供职宫廷,对于给皇帝画像的问题,很有发言权。

他说,给皇帝画像最难,因为天威就在咫尺,压根儿不敢正眼端详,能画个形似已经不错了,没心思考虑如何达到神似。


但光画得像,体现不出皇帝的气象与个性,并不能博得朱元璋的认可。

明朝中期的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那些把朱元璋画得很逼真的画家,自以为可以得到奖赏,然而皇帝并不满意;只有一个画家在形似之外,加上“穆穆之容”,结果朱元璋大喜。


“穆穆之容”,大概可以理解为给朱元璋的容貌加进一些显示尊贵的符号,比如长耳垂轮、天庭饱满等,即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帝王相的神似。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世的朱元璋像,圆脸俊像更接近他的真容。但不能说“就是”他的真容,只能说“更接近”,因为画家还可能作了一些神似的处理。



2



又有一个问题:另一种传世画像为什么把朱元璋处理成猪腰子脸呢?


通行的解释是,满清入关后对朱元璋的丑化。


但这种解释极不靠谱:
第一,正如前面所说,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经出现了朱元璋猪腰子脸的画像。

第二,清朝皇帝对前朝基本不存在诋毁的情况,相反,为了拉拢汉人,修《明史》、祭明孝陵都有神化朱元璋的倾向。


鉴于在朱家统治时期,猪腰子脸版的朱元璋画像还能广泛流传,甚至进入王公贵族的收藏,基本可以断定,这是官方认可、默许乃至鼓励的结果

▲传世的朱元璋异像之一


一系列的证据表明,明太祖“被”长着一副异相,是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策划和推动制造出来的


朱棣信奉相术。明初最著名的相士袁珙袁忠彻父子都深受朱棣信任,但凡起兵打仗、选拔人才,朱棣都要找他们算一算、相一相。

相传,朱棣夺取侄子的帝位,跟早前袁珙相他为“太平天子”有关。


在朱棣在位期间,官方文献记载的朱元璋长相,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比如,那时编修的《明太祖实录》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条记载:
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


这是说朱元璋做了个梦,梦到自己脖子上套了个玉璧,然后融入肉中,变成异骨隆起了。


有意思的是,这一神秘事件被安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这个具体的时间点,当时朱元璋正筹备称帝,次月就登基了。用意这么明显,不用多说了。


再比如,永乐十一年(1413),建孝陵神功圣德碑时,朱元璋的长相变成:
龙髯长郁,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


到了袁忠彻在景泰二年(1451)编纂《古今识鉴》,其中说朱元璋还未发迹之前,就有个叫铁冠的道士给他看过相。铁冠说他:
状貌非常,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

但四维滞气,如云行月出之状,所喜者准头黄明,贯于天庭。

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即受命之日也,应在一千日内。


这个相貌描述很经典,与传世的长脸丑像颇为接近。

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天地相朝”,说的是天庭(额头)和地阁(下巴)突崛相对,这正是我们看到的两头弯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


再后来,附会出朱元璋一脸的麻子,有12颗黑痣48颗黑痣72颗黑痣等版本。这是把刘邦左股有72颗黑痣的传说移植到老朱脸上了。目的也不是为了丑化他,而是强调他一脸的帝王相

▲传世的朱元璋异像之一,脸上有黑子


在古代相术家眼里,乃至普通人的观念里,长相决定命运。一个人长一副什么样的相貌决定着他终身的爵禄、年寿、运势等等。

他们对帝王命、富贵命的评价也不以美丑为标准,而是看长得奇不奇。

朱元璋这副被异化的“尊容”,就叫“雄奇异于常人”。他一个屌丝能够逆袭当皇帝,这是天命,天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


最爱君很怀疑,目前传世的朱元璋长脸丑像,是当时的二三流画家根据相士对朱元璋的面相描述画出来的;或者江湖相士自己照着帝王相的符号,按五官一个个拼接上去的,用于作为富贵相的模板

什么长相最发达?光说很难说清楚,看一下朱元璋像,就一目了然了嘛。带着模板,游走江湖时,方便贫下中农接受。


按理说,这些大明风华朱元璋异像可能仅限于江湖术士之间的流传,但从张瀚、张萱等人的记载来看,它们在明朝中期广泛流传于民间、王府,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人们开始借怀旧宣泄不满情绪。社会各阶层对朱元璋的建国之功,强力反贪肃腐的伟大功绩,越发向往,所以就借挂他的像表示怀念。


久而久之,社会更愿意相信朱元璋长着这张猪腰子脸。

这张脸,比起中规中矩的帝王画像,内涵更为丰富。

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文率众参谒明孝陵,供奉的就是一幅朱元璋异像。

▲孙中山祭明孝陵合影,看到后面悬挂的朱元璋像了吗?

附:相关视频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记得随手点个赞呀~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25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网上转载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