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的来龙去脉 真相与结局感人至深!

2020-02-05 12:40:00  阅读 6784 次 评论 0 条

关于626指示后的结局有必要了解一下:1965626日,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毛主席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提出医疗要为广大农民服务,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因为这一指示是626日发出的,因此又被称为“六二六指示”。

 

“六二六指示”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病床的分布为例,1965年农村只占40%,短短十年后,到1975年,这个比重已经提高到60%,全国卫生经费65%以上用于农村,为彻底改变农村医疗卫生面貌奠定了基础。

 

50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医疗资源短缺的国家,我们的医疗设施更完善、医疗队伍更专业、医疗条件更优越,我们有理由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我们的医疗资源和医疗队伍还有一定短板,这些都是以后必须加强的。那么该如何加强呢?我们不妨一起重温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六二六指示”的来龙去脉

 

1964624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一一八厅会见越南文进勇一行。在谈话中,毛主席对中国高级干部的保健工作提出批评,他说:“中国的保健工作是学苏联的,一个人,如果不动动,只是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出门乘车不走路,就会多生病。衣、食、住、行受太好的照顾,是高级干部生病的四个原因。我们的保健工作,学了苏联的,把专门的医生变成不专门的,不多看各种各样的病,不好,要改。(《毛主席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五卷第367页)

 

既然毛主席直言不讳的批评了卫生保健工作,卫生部做出检讨和整改就在意料之中了。

 

1964810日,毛主席阅卫生部党组七月二十九日关于改进高级干部保健工作的报告。报告说,今年六月二十四日,主席在会见越南外宾时,对我国的高干保健工作提出了批评。报告检讨说:我们的高干保健工作中严重地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助长生活特殊化的现象,而且一些医生、护士长时间脱离病房工作、门诊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关于改进办法,报告提出:一、取消专职保健医生、保健护士的制度;二、对于没有严重疾病的人,提倡积极锻炼身体,同时加强北京医院对医疗保健工作的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毛主席思想的教育,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三、取消存在于高干保健工作中的一些特殊化的做法。毛主席对报告作了两处批注。在报告中的“今后领导同志有病需要医生出诊时,通知保健局或北京医院”处,毛主席批注:“保健局应当取消。”在报告中的“加强北京医院对医疗保健工作的管理”处,毛主席批注:“北京医院医生多,病人少,是一个老爷医院,应当开放。”(《毛主席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五卷第383页)

 

19646月毛主席对我国高级干部的保健工作的批评以及两个月后对整改意见的批示可以看出,毛主席对高级干部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特殊化、老爷化的不满由来已久,同时也说明了,毛主席在1965年的“六二六指示”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的科学且正确的结论。

 

说起来,毛主席是一个“奇怪”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悲观”的人,事实上,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他的领导下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了,他就算不给卫生部颁发奖状,也没必要如此严厉的批评卫生部。

 

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工作的成果是惊人的:

建国后,霍乱很快就绝迹了;

1955年,鼠疫基本得到控制;

1959年,性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被消灭;

60年代初,天花在我国灭绝,比在世界范围内灭绝整整早了十多年;

结核病的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10万下降到40/10万;

同时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下降。

 

其中,新中国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尤其值得一提。解放前在长江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流行蔓延,患病人数达1100万人以上。195511月,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成立,并在疫区逐级建立了省、市、县、村各级防治机构,制定了四年奋战,两年扫尾,七年消灭血吸虫的规划。结果,只用了不到三年捷报就已经传来,1958630日,毛主席在得知江西省余姚县消灭了血吸虫时,夜不能寐,写下了名篇《七律·送瘟神》。

 

春风杨柳千万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可以说,对于新中国的医疗事业的改善和进步,毛主席是看在眼里的,但是,毛主席却依然不满意,那么为何不满意呢?一年后的“六二六指示”给了我们答案。

 

“六二六指示”的具体内容

 

1965626日,毛主席同身边医务人员谈话。医务人员谈到买来两套医书是普及性质的但可能与中国情况特别是农村情况有不符合的地方。毛主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务,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而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农村,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年。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生学三年就够了,主要是在实践中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和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书读得越多越蠢。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那种做法脱离群众,中国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农村,不在农村服务,还叫什么为人民服务。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所谓尖端,高、难、深的疾病研究上,对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普遍存在的病,如何预防,如何改进治疗,不管,没人注意,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农村,重点在农村。……今后城市的医院应该只留下毕业一两年的医生,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把好的都放在农村。……(《毛主席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五卷第505-506页)

 

毛主席和医务人员的这番谈话经过整理就是后来著名的“六二六指示”。从毛主席同医务人员的谈话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之所以不满意,根本原因在于医疗条件的“两极分化”。毛主席是人民领袖,他是不能容忍少数人享受而多数人受苦的情况在新中国出现的,为此,他批卫生部为“城市老爷卫生部”,并说“书读得越多越蠢”,很明显,这些话都是带着情绪的,也可以说,这种医疗条件“两极分化”的情况让毛主席出离愤怒了。

 

在毛主席看来,医疗事业应该面向大众,而要面向大众,就不能不优先农村,因为农村人口占了百分之八十五,这就是毛主席,始终站在大多数人一边的毛主席。“六二六指示”虽然影响了“老爷们”的切身利益,也一定程度上得罪了百分之十五的城市人口,但为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农村人口,毛主席坦坦荡荡,以至于他不惜说出“不在农村服务,还叫什么为人民服务”这种“狠话”。

 

“六二六指示”的后续影响

 

“六二六指示”后,大批医务工作者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农民家中或田间地头看病治疗。很多知名的专家也纷纷下乡,在为群众看病的同时,手把手地辅导农村卫生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培训出的“赤脚医生”成为了为农民提供初级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到1975年底,全国有赤脚医生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空前壮大为改善农村的医疗条件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伟人的功绩彪炳千古,伟人的光辉照耀千秋,毛主席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痛苦的事实,革命队伍从来不是纯而又纯的,因此,只有那些为了信仰跟随毛主席的人才能如鱼得水,而那些为了利益跟随毛主席的人注定会和毛主席分道扬镳,“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毛主席也无可奈何,为此,他受了很多委屈也吃了很多苦头,没办法,他挡了一些人做“老爷”的路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在建国后,毛主席就算什么都不做也是伟大领袖”的根本原因,因为毛主席做的越多,在某些人眼里就“错”的越多,他毛主席可以为了信仰牺牲一切放弃一切,但刘青山张子善们对此显然“不敢苟同”。

 

毛主席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并且毛主席还认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因此,重温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重温并非是为了简单的套用,毕竟,50多年过去了,很多因素都已经发生了变化,简单套用就一定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六二六指示”中寻求一些有益的借鉴。

 

花点时间与大家重温毛主席的“626指示后的结局”,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坚定信念,一定要相信群众相信党,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先后战胜了霍乱、鼠疫、天花、非典等传染病,这次同样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当前,讲好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做出应有的贡献,既是现实对我们的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众人拾柴火焰高,捐一次款是做贡献,加一个油、鼓一个掌同样是做贡献。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26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李向东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