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有说不完的话题。他的许多作品进入了教科书,成为几代国人熟悉的经典。围绕鲁迅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说别的,光鲁迅笔下阿Q这个IP , 一百年都管用。虽然鲁迅只活了短短的五十五年,但却为后面写字的人打下了基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男人,短,也是可以很强的。
一
鲁迅在我们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发直立、横眉怒目,严肃、无趣。
实际上,真实的鲁迅有趣得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逼格比迪拜塔还高三米半,简直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他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浪,哪里都是VIP包房……
纵观他的一生,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教书时期,左联时期,以及最后时期,思想发生过很多次转变,很多思想现在看来也是有局限性的。但这正是探索的一部分,不仅属于他,也属于全体中国知识分子。
我认为鲁迅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最典型,最完整的代表,一个人就是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很多不同立场的人都可以在他的思想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可以找到自己反对的东西,这就是鲁迅的地位。
所以鲁迅自己说,真正的文学家,在什么时候,都是站不住脚的。革命之前站不住,革命之后也站不住。他自己亦不例外,在反对革命的北京,站不住脚,在革命的广州,也站不住脚,只好跑到上海租界边上住下来,一直“横站”到死。
二
我今天不打算评价鲁迅的生平,至于很多人在后台让我评价鲁迅的思想,得了吧,我算是个什么玩意,敢评价鲁迅的思想?我能看懂他文字里传递的思想,我都觉得自己很牛逼了——起码对得起我在公号里码过的几百万的文字。
我一直觉得,鲁迅的思想是超越当时他所处的时代的,甚至百年之后,他对于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都是一针见血,这样一个大牛货,谁敢评价他?
评价鲁迅是万万不敢当的,可是我还是想从鲁迅的文笔和作品中寻找一点东西,和大伙聊聊。我发现,许多人评价作家其实很粗暴,只看文字优美度,事实上,读过中文系的都知道,这种无病呻吟又带一点美感的散文,是最好写的。堆砌优美的辞藻,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很难,但对于中文系的人来说,文字游戏尔。
对了,我学生时代的零花钱,很多时候就是帮人代写那种散文体的情书来的,基本上写一个准一个,没办法,小女生吃这套。其实现在回头想想也真是罪过,因为我写的那些骚柔的东西,一些傻女孩竟然相信了爱情呢……
这也是许多中文系男生看不起徐志摩的原因——他那套东西,太好模仿了。
可你让中文系的任何男人模仿一个鲁迅试试,怎么学,都不是那个味,跟鲁迅的作品一对比,总觉得自己写了一大堆废话。
扯远了,判断一个作家是否伟大,其实就看两点,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
这两点,鲁迅先生是划时代的存在。
三
常用的汉字就那么几千个,但有的人,能用它写出令人头皮发麻的作品,有的人写的东西,你扔垃圾箱里都觉得侮辱了垃圾。
你们看看鲁迅的几篇经典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与描写,哪个不是简单几笔,就让一个人物立起来甚至栩栩如生?
孔乙己的梗,网友们玩得这么HIGH,写过东西的人,看了绝对起一身鸡皮疙瘩,描写迂腐文人的作品很多,但像鲁迅先生这样不到几百字,把一个人写活甚至过目不忘的,又有几个?
《孔乙己》的主人公是谁?很多人不假思索就说当然是孔乙己,中学语文也是这样讲的。其实不是,小说写得最多、也最“关注”的,是鲁镇咸亨酒店的“空气”:那些“短衣帮”顾客、掌柜,甚至围住孔乙己要吃茴香豆的孩子,等等,他们都在议论、起哄,嘲笑唯一穿长衫的孔乙己,这些“旁观”者才是主角,他们构成了孔乙己的生存环境。不要只从对科举文化毒害或者社会等级不公的角度去看待这篇小说的批判意义,更深刻的还有对于人性与国民性的观察。
再如《藤野先生》,一般读者都理解为是写师生情谊,以及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这篇作品也是收进日本教材的。然而有日本学者很认真,发现这篇作品多处描写是可存疑的。一是“幻灯事件”,鲁迅说在课余的影片上看到日俄战争时日军枪毙中国人,围观者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不一定是事实,时间对不上;二是藤野先生照顾“我”,给“我”很高的成绩——有档案可查,鲁迅的成绩都是六十多分,并不高;三是说仙台没有其他中国留学生,而当时和鲁迅合租的就有一位浙江人,他们之间合不来,所以鲁迅不提。
这些考证的事实并不能推翻《藤野先生》的艺术成就,其实也大可不必拘泥于这些史实,这是回忆散文,又像小说,可能会带有些许虚构。但我们不能只是从师生情谊或者弃医从文去解读此文,它主要写鲁迅年轻时在日本读书的心路历程,以及人格思想的形成过程。
这才是真正的文笔,真正的功底,比那些无病呻吟的文字震撼多了,可以说,入木三分就是为鲁迅先生设计的成语。
至于思想高度,鲁迅先生的作品传下来差不多一百年了,你们看看现实,鲁迅先生哪里有说错?
四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觉醒年代》,特别是第15集,剧中鲁迅写《狂人日记》的时候,看到街上有人吃人血馒头,看到表弟被吓疯,看到这个让人失望的时代,鲁迅提笔作刀,写下了第一篇著名的白话文小说。
眼中泛泪,红通通的,是为了这个国家,忧国忧民,希望救救这个国家的迫切心情。演员很棒,刻画的十分传传神,十分感人。
我最喜欢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就是《狂人日记》。里面的每句话读起来都感到相当恐怖且意味深长,读完后每每回想起来,那些话就像在耳边说起一样清晰。且那种文章读完后,总让人觉得浑身都变得有气力,想反抗点什么。提起《狂人日记》里的经典语句,但凡上过学的都耳熟能详: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鲁迅,是大才。
最后
也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把鲁迅先生和当代的公知相比较,怎么说呢,可真有你们的。
鲁迅与当代的公知,看似皆为批判家而相似的二者,实则是站在两个对立面。
一个顶天立地,弃医从文以笔为刃,在黑夜中高声呐喊,强烈地希冀着用文字唤醒众生麻木的神经;一个矫揉造作,以键盘为窗口,在网络上过分吹捧、美化西方,而对祖国污名化,试图构建出厚重的迷雾遮盖其弊端。
一个救世人于黑暗的混沌之中,另一个却企图蒙蔽芸芸众生的明媚双目,让众人沉醉于在虚构的幻象中。
一位启发民智,力图破除大众的蒙昧与愚钝,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心系国家之运势;一位愚弄民众,罔顾真相迷惑人心,自视清高而高人一等,用几近施舍的角度藐视大众,且滥用引导舆论的力量。
如要问公知与鲁迅之间有什么不同?那答案显而易见:他们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也许,这就是鲁迅。
剥去文字的浮华,看到一根坚定不摧的脊梁。
即便命如《野草》也敢做个《狂人》,大声对着麻木的旧社会《呐喊》,使人不再《彷徨》。
于是,民众觉醒,改天换地。
仅以此怀念鲁迅先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