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北伐”与毛泽东的“预演”

2018-12-18 21:16:07  阅读 1734 次 评论 0 条

熟悉三国历史的大概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可能会有人感到奇怪,既然一次又一次的“北伐”都无功而返,为何诸葛亮还要坚持“北伐”呢?

 

要理解诸葛亮的“北伐”的决心就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中去。一次“北伐”的背景是南方平定(七擒孟获),魏文帝曹丕离世,其子曹叡继位,缺乏政治经验,将顾命大臣司马懿“冷冻”,如果说“北伐”有成功的可能性的话,此时无疑是机会最大的。其次,此时的诸葛亮已经45岁了,当年和诸葛亮一起喝酒吹牛的关羽、张飞、刘备等人皆先后离世,象征蜀国战将如云的“五虎上将”只剩下了赵云一个人,诸葛亮有着强烈的紧迫感。

 

不是诸葛亮不想好好治理蜀国安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是时间上不允许诸葛亮这么做。诸葛亮很清楚,“北伐”的事自己来做虽然难度极大但起码还有点可能性,而一旦自己一死,那蜀国将再无挑战魏国的可能性,更不要说问鼎中原、一统天下、匡扶汉室了。这就是缓急轻重的对立统一,匡扶汉室为重,发展经济为轻啊。

 

诸葛亮是个为理想而活着的人,在他看来,如果失去匡扶汉室的希望,就算经济发展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平定中原,不能趁着魏国内部危机的时候“先下手为强”,等着魏国回过神来对蜀国下手,指望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蜀国是不可能抵挡魏国的大军的,后来的历史也是顺着这个脉络发展的。

 

 

一次“北伐”失败后,其实诸葛亮已经明白“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了,剩下的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北伐”不过是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吧,《后出师表》中的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已经将诸葛亮的这种心态表露无遗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立,只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结局,只留下了感天动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八字箴言。

 

由此,我想到了毛泽东的“预演”。很多人同样会不理解,只要毛泽东还在中国怎么可能有“变色”的危险呢?是的,当然不可能,毛泽东自己也很清楚。不过,就像美国人自己说的,放弃在第一代、第二代对中国“下手”,但美国阴魂不散,如果不能提高人民的“免疫力”,将来怎么办?一生都在忧国忧民的毛泽东怎能不为此“忧思难忘”?

 

 

新中国刚刚成立,就不得已和美国在朝鲜干了一仗,虽然那一场胜仗对新中国来说意义非凡,但是,如果可以,谁愿意打仗呢?更不要说因为毛岸英还牺牲在了朝鲜战场。毕竟,那个时候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急迫的任务是发展经济,快速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啊。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经济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个时候苏联翻脸,在美苏两霸的压迫下,中国没有办法,首要任务从发展经济变成了发展“打狗棍”(张爱萍:再穷的叫花子,也要有一根打狗棍)。等到两弹一星都有了,中国也成世界排名靠前的工业大国了,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才是毛泽东此时应该优先考虑的?

 

请注意,凡事都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经济发展自然一直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在毛泽东晚年是否有比发展经济更急迫更重要的事?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我相信毛泽东考虑的是江山是否会“变色”的问题。经济终归是会发展的,该建立的工业体系建立了,该修建的水库修建了,该发展的军事力量发展了,是时候考虑更为长久的问题了,更何况,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那种时间上的紧迫感与当年的诸葛亮别无二致。

 

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如果问这些事情要不要解决,该不该解决,相信任何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可是,如果问如何解决,恐怕答案就因人而异了。毛泽东给出的答案是那场后来改变了中国甚至改变了世界的“预演”,虽然从过程到结果都失败了,但是,结果应该在毛泽东的预料之中,否则毛泽东还说什么“预演”呢?

 

失败并不可怕,失败更不可耻,如果看到问题不闻不问装聋作哑那才可怕那才可耻。人间正道并非是鲜花、掌声铺就,在困境中坚守,在苦难中辉煌,在挫折中成长,这才是人间正道,说到底,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我也不知道这篇文章会带来什么后果,就当我在胡言乱语吧。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21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汤博客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