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所走之路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之路!

2019-01-30 09:27:57  阅读 2307 次 评论 0 条

  历史,是是非、对错、真假、忠奸、美丑最公平、公正的判官!

  构成历史,连贯不断事实,是最客观、最无情、最神圣的证据!

  老百姓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说时间,最能对人与事做出本质的判断!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特色理论”“私有化”“市场化”问题的纷纷暴露,也就从反面一再证明着那些什么“毛泽东建国以来的错误”和“晚年严重错误”统统是强加在毛泽东头上的不实之词、诬陷之词!现在是揭穿歪曲历史的谎言、谣言,还原历史真实的原貌,推翻这些以各种形式给毛主席定下的罪名,还毛主席一个清白的时候了!

  实际上,人民群众已经完全认清了“特色理论”“私有化”“市场化”改革走的是什么路!人民群众通过改革前后的鲜明对比,更清楚了毛主席领导走过的路才是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奔向共产主义富裕生活的社会主义之路!

  对毛主席的种种诬陷不实之词,最核心、最露骨、最恶毒的就是说毛主席领导走过的路是“封闭僵化的老路”!我就用历史事实来揭穿这个含沙射影、别有用心的谎言,以证明毛主席领导走过的路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之路!

  毛主席的一生走过的路,都是“破旧立新”之路。

  还在毛主席孩提之时,就把爸爸要他收取的卖粮之钱,私自全部给了饥寒交迫的人——这不是对几千年剥削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等腐朽意识的破除,对“舍己为人”社会意识的创新吗?尽管几千年剥削社会也不乏这样“舍己为人”的好人好事,但是,毛主席这样的举动对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意识,特别是旧社会来讲,实实在在是一种创新,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应该是毛主席一生创新的起始。

  毛主席在读师范的时候,就在学习与生活中充满了创新的色彩。毛主席在学习期间,每天早上,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都去水井打水洗澡。尤其是大风大雨则在雨中跑步和呐喊。他有意在自己的饭里加些沙子,以锻炼自己的肠胃。最典型的,就是毛主席在每个假期,都到乡下去,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了解民情、了解中国。而且毛主席的社会调查,也是创新的,即全靠自己走村串户,给别人写对联等,换取自己调查的食宿。这一切,难道不是创新的学习和生活吗?

  毛主席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工作后,投身于革命斗争,而当父母都离世之后,他就写信给在家里打理生意的弟弟毛泽民,要弟弟把家里的田地给缺田少地的农民种,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毛主席的许多弟弟妹妹都参加了革命,不少人献出了生命!毛主席这样对自己的家,对自己的家人,这不能不说是创新吧?

  建党之初,到苏联、法国等国留学,或者勤工俭学成为老一辈革命家的共同之路,但是毛主席又是“另类”的创新之路——留在国内,安心学习、潜心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以,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导人中,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了解得最深最透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能够创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能够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出重围,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一个根本原因。

  毛主席还在党建立之初,重视工人运动,却轻视农民运动,甚至指责农民运动的时候,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了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中国的革命,就是农民革命,离开了农民,中国革命一事无成——这是多么重要的思想理论创新!

  当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造成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危机之时,毛主席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这难道不是创新吗?

  当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和湖南秋收起义部队就要在攻打大城市,照搬俄罗斯革命经验,使起义部队面临全军覆没危险的时候,是毛泽东提出,并且苦口婆心的说服了其他同志,不去打长沙,而是到反动派力量最薄弱的地方去,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始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崭新革命道路——这不是创新吗?

  ……

  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就是创新之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更是创新之路!

  毛主席领导的农村土地改革,没有照搬苏联经验,而是只把地主、富农多余的土地分给贫下中农,给他们留下能够自食其力生活的田地。这不能不是创新。而且毛主席严厉制止了农村土改中出现“过左”“过激”的错误现象和问题。

  毛主席领导的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同样是创新之举——用“赎买”的政策,即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资本家造成的财产损失,又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可谓毛主席的独具创新!

  毛主席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是一路创新:

  毛主席提出的《鞍钢宪法》,就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鞍钢宪法》,即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1960年3月,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济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工作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1961年制定的“工业七十条”,正式确认这个管理制度,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之成为扩大企业民主,吸引广大职工参加管理、监督行政,克服官僚主义的良好形式。当时,毛主席把“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之为“鞍钢宪法”,使之与苏联的“马钢宪法”(指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苏联一长制管理方法)相对立。

  毛主席提出和领导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同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之举。

  1955年夏,中央高层领导人就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问题产生了分歧。这年10月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强调说:“要拿个好办法,可以使合作社办得又多又快又好。”随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要“又多又快又好”。再后来,毛主席采纳李富春的建议,在多、快、好的后面加了一个“省”字。通过几次会议统一思想,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指出:“不仅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各项建设工作,而且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创造性”。1月上旬,毛主席在同历史学家周谷城谈起这篇社论时,周谷城说社论的中心就是八个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毛主席听了十分高兴,赞扬周谷城归纳得好。1958年3月,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毛主席在再一次提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时发了不少感慨,并将“多快好省”连在一起,称为“总路线”。1958年5月5日至23日,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刘少奇在会上正式宣布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大跃进”的发动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建国之初,毛主席一直焦虑于中国“人口上、政治上是大国,经济上是小国”的现实,迅速把祖国建设好的强烈愿望,落后就会挨打的深刻危机感,是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初衷和动因。从国外来说,当时的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超英赶美”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如火如荼。

  “人民公社”起于1958年初,毛主席正式提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要实行小社并大社的主张,全国农村立即开始了筹建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率先以“公社”命名,一些地方很快出现了小社并大社再转为大搞公社的热潮。毛主席对人民公社的兴起倾注了极大的热情。1958年8月4日,他走出北京,视察了“共产主义的试点县”——河北省徐水县,称赞人民公社成立后达到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6日,又南下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毛主席久久地凝视着“人民公社”的牌子,连连点头说:“人民公社名字好。”9日,又去了山东,当山东省委领导汇报有人大办农场时,毛泽东制止说:“还是人民公社好。”之后,全国农村纷纷仿效,大办人民公社。到1958年10月底,全国农村已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毛主席提出和领导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都是“群众路线”的充分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三面红旗,集中的反映了毛主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始终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探索,坚持“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消灭剥削、遏制腐败的社会主义大方向。特别是毛主席及时发现和制止了处在第一线领导岗位的刘少奇、邓小平工作中出现的“浮夸风”“冒进”和“弄虚作假”“伤害群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始终遵守组织原则和办事原则,即尊重群众,不许搞“强迫命令”,又尊重领导同志,一切问题都通过组织会议来解决。更不用说,尽管由于创新探索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局来讲,从经济建设的整个过程来讲——“三面红旗”带来的正面效果,远远大于其中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但是,至今的一切官方文件和官方媒体都沿用完全错误的那个《决议》,仍然坚持着对“三面红旗”错误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否定。

  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更是毛主席创新之路的“神来之笔”!事实证明,“文化大革命”就是毛主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由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与一切搞特殊化、搞腐败、搞资本主义的人和行为进行斗争的一场“大革命”!这是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创新探索,其最大特点,就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一切群众说了算!这期间,毛主席始终强调“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好的”,“要文斗,不要武斗”,“要团结,不要分裂”,“要抓革命、促生产”……。但是,由于毛主席毕竟年事已高,而且身体多病,已经力不从心,更不用说林彪和四人帮自作主张,假公济私的对毛主席阳奉阴违,造成了文化革命不应该出现的“打砸抢”现象和问题,伤害了许多老同志和群众。但是,这些绝不能成为证明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结论的证据,因为这些问题恰恰是毛主席始终反对的!

  事实上,当时不理解和反对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陈毅、叶剑英、王震等老同志,在经历了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特色理论”“私有化”“市场化”改革之后,都改变了自己当初反对毛主席搞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发出了对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高瞻远瞩和英明正确无比赞叹的声音!更不用说,现在的绝大多数老百姓已经开始理解毛主席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认识到毛主席这一创举的正确和伟大!

  我不是学历史,也不是搞历史的,但是仅仅以上我所知道的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事实,就足以证明了毛主席一生都在创新,毛主席领导走过的路,都是创新之路!

  反而是污蔑毛主席领导走过的路是“封闭僵化的老路”的人,自己领导走出的路,恰恰是“封闭僵化的老路”——“私有化”“市场化”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之路!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21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汤博客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