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何称毛泽东为“神”,称周恩来为“圣”

2019-01-30 12:25:46  阅读 1936 次 评论 1 条

  人民日报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红色作家权延赤创作的《走近周恩来》一书。其中写道,一位日本人看过《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后,对他说:“中国在半个多世纪里是属于‘神圣’的,这个‘神’是毛泽东,这个‘圣’是周恩来。”

  毛泽东能够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成就开天辟地之大业,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知人善任。这也是统帅所应具有的优点和职责。他的本领太大了,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打仗几乎从来就没有输过。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日本人称他“神”。处于新中国权力顶层的领袖人物,曾被老百姓简化成:毛刘周朱邓陈。

  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禅让”是受到最高赞誉的大公无私的圣人之举,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所以也没有几个人敢称圣人。于是,便有许多人联想到周恩来,或明确或含蓄地讲:周恩来不当一把手(统帅),不当二把手(接班人),甘当三把手,这是伟大的谦虚,所以日本人称他为“圣”。

  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周恩来在党内的名望和职务都高于毛泽东。可是,他以自己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威望,在长征途中,特别是在遵义会议上,大力支持毛泽东,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绝对领导地位,自己甘愿做他的助手。这种谦让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

  周恩来无疑是谦虚的,这表现在他的不耻下问,善于向别人学习;表现在他的民主作风,勤于听取群众意见;表现在他总是乐于自我批评,等等。但主要并不是表现在他不当一把手,也不当二把手这个方面。

  周恩来不当一把手(统帅),不当二把手(接班人),在“宰相”位置上鞠躬尽瘁27年;并可由此上溯到红军战争时期,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处于主要的辅佐位置,被许多老人喻为“军师”、事实上的“总参谋长”—这一切都不能叫做伟大的谦让,而是伟大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

  周恩来曾经明智地说:“我不是帅才。”明智绝非明哲保身,不明智只是匹夫之勇。匹夫之勇不是勇,是鲁、是莽、是愚。最大的勇敢莫过于看清事实而敢于实事求是。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多次坦率地讲:“我不是帅才。”在一次涉及人事分工的会议上,毛泽东望着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来怎么样?”周恩来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帅……”董必武点点头,慢条斯理地说:“总理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很好的大管家。”

  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世界共产党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他在与赫鲁晓夫谈话时,评价到自己身边的几个战友和同事,认为周恩来“这个同志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但是周恩来在政治上有弱点……但他是个好人”。

  毫无疑问,当我们赞颂周恩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周密细致,扎实稳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联想到诸葛亮,却不会有人联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可能兼具“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两种优秀品格。但对于一个事业来说,必须兼有这两种优秀人才。

  周恩来的伟大和高尚,决不在于他是否是帅才,而在于他在自己的位置上是怎样做的,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和业绩?毫无疑问,他是很优秀、很称职的,他是共和国的“大总管”,他是毛泽东的好助手、副手、帮手,他是中国乃至世界从古至今最好的“配角”之一。

  周恩来如此说、如此做,一方面自然是他的清醒和理智,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位置,并摆正自己的位置,然后尽力而为,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但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他是一个谦虚宽厚、承让不争的品德高尚之士。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21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汤博客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1. 访客
    访客  @回复

    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