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公知骗了,这才是真实的毛岸英!

2019-04-06 15:55:21  阅读 12123 次 评论 1 条

毛岸英(1922.10.24~1950.11.25),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毛主席长子、杨开慧所生。牺牲于在抗美援朝战争。安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这是毛岸英的出生地,长沙清水塘——

出生后,他随父母辗转长沙、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居住。

毛主席夫妻投身革命、还要照顾孩子(包括1923年出生在长沙的毛岸青、1927年出生在武汉的毛岸龙),和所有没经验的年轻父母一样、艰辛自不必说,同时劳碌间隙、能有小儿绕膝,也算人生快事了。但无论如何,肯定不是影视剧描述的那样惬意——

下图左这张著名的照片摄于1924年的长沙,是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的合影,看衣着是夏秋之际,此时的毛岸英两岁不到,年轻的母亲操劳疲惫、略有愁苦,哪里如画作(下图右)般从容优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送杨开慧带三个孩子回湖南板仓老家隐蔽,然后去领导秋收起义,父子就此别过。此时毛岸英五岁不到,处于刚开始记事的阶段,父母行色匆匆一定给他留下了紧张彷徨的印象。

1930年10月24日、毛岸英8岁生日,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逮捕,同年11月14日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当时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国民党连孩子都不放过!),随后保释出狱。1931年,兄弟三人被外祖母、舅妈带到上海交给二叔毛泽民、毛岸英化名杨永福。

毛岸英兄弟三人随后被送到地下党主办的大同幼稚园。以下是三人现存于世的唯一合影、而且还是拼接的(照片中二排最左是毛岸英、最右是毛岸青和毛岸龙)——

不久,上海党组织因顾顺章叛变(1931年4月)等事件一再遭到破坏,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1932年3月),期间毛岸龙不知所踪、毛岸青被警察打伤头部留下残疾。

毛岸英和毛岸青被幼稚园园长董健吾领回家中照顾,后来因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党的经济资助中断,董妻对两兄弟的态度变坏,可怜的兄弟俩曾一度过着流浪生活。

知道《三毛流浪记》的读者应该知道那是何等的凄惨!

好在后来董健吾将他们找回(当时他们在一座破庙中栖身),渐渐与地下党接上关系,1936年6月底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一个月的海上行程途经香港、西贡、孟买、苏伊士、地中海,于7月底抵达法国马赛港,改乘火车到达巴黎,辗转来到到莫斯科,进入市郊的莫尼诺尔第二国际儿童院,时间是1936年底。

至此两兄弟这才过上安全、正常的生活。然而这种正常仅仅是物质上的——远在异国、母丧父遥,对于孩子实在是太难了!要知道兄弟俩放在现在也就是初中阶段的年龄。

我猜此时兄弟俩才开始隐隐约约知道父亲的情况,在国内毕竟有保密的要求——提着脑袋干革命,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我的猜想依据是至今保留在俄罗斯国家档案馆的毛岸英当年填写的档案:“父亲,中国革命的领袖;母亲,烈士。”在他个人的简历中,是这样填写的:“母亲生前,与她一起在狱中生活;母亲死后,在上海扫地、端茶。”

资料证明,他们和毛主席取得联系是1937年11月,此时父子分别已经整整十年了!

刚到苏联的毛岸英是这个样子,初到异国、神情凝重——

安顿下来的毛岸英随后在国际儿童院渡过了一生中比较安稳的时光,身体也开始变得健壮(下图左的高个子),下图右是大约二十岁的毛主席,父子神采相似、英气蓬勃——

1939年的毛岸英(后排左一)——

1940年,在苏联治疗的周恩来夫妇来看望毛岸英兄弟俩——

1941年收到父亲的来信鼓励——

在这封珍贵的信中,毛主席表达了作为父亲的愧疚,并重点告诫“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而且寄出了一大套书让孩子们研读:《精忠岳传》、《官场现形》、《子不语正续》、《三国志》、《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大众哲学》、《中国历史教程》、《兰花梦奇传》、《峨嵋剑侠传》、《小五义》、《续小五义》、《聊斋志异》、《水浒》、《薛刚反唐》、《儒林外史》、《何典》、《清史演义》、《洪秀全》、《侠义江湖》。

这封信对今天的青年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为难得的是,信中并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命令式口吻,而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宽容与殷殷期待,还辅之以自身的读书经验,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毛岸英很争气,聪明、好学、勇敢、坚忍,逐渐成了国际儿童院里的小领袖。他先后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儿童院团支部书记和伊万诺沃市列宁团区委员(国际儿童院后期转移到了伊万诺沃市)。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危机之际,为了防备德军的坦克突袭,伊万诺沃市也开始挖筑反坦克壕。国际儿童院学生也参加了这项艰苦浩大的工程——想想吧,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在冻土上挖出深3米、宽3米的壕沟,每天每人的定额是1立方米。

1942年5月,毛岸英用俄文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上前线的要求。这个要求没有被批准,不过毛岸英被安排进了苏雅士官学校——这个学校是专门培养连队士官生的初级军校。在这里毛岸英参加了六个月的快速班学习。下图左一就是这个时期的毛岸英——

1943年1月,毛岸英从苏雅士官学校毕业、获中尉军衔,随即进入培养中级军官莫斯科列宁军事政治学院学习,同时毛岸英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为了沟通方便,更名为“谢尔盖·永福”。不久他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虽然中苏两党有不让中国孩子服兵役的约定,但毛岸英积极要求上前线,后来终于如愿以坦克连的党代表的身份参加过进军白俄罗斯、波兰和捷克的战斗——下连队面对德国鬼子的炮火可不是闹着玩的,毛岸英胆识过人!

有资料认为毛岸英当时的身份是见习生,这意味着他没有参与战斗,而是在战地观摩——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严苛了,毕竟炮火不会因为你是来观摩的就避开你。

毛岸英对待这个问题是事实求是的。后来的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感叹说:卫国战争时期,我几度要求参战,斯大林不同意,最后只是到前线走了走,没有和敌人面对面地作战,实在是一大憾事。如今我国决定以志愿军名义入朝与美国纠集的联合国军作战,这次我无论如何不能再错过到前线参战的机会——这个细节表明毛岸英参加志愿军不但是毛主席的鼓励、也是他自己的强烈意愿所致。

父子英雄、满门忠烈!

下图是1945年的毛岸英,正在和到苏联学习的中共军队将领吃饭。此时的毛岸英23岁,已经历练得沉稳老练了——

1945年5月,苏联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了毛岸英,并赠送给他一把手枪作为纪念,毛岸英带着这支枪直到牺牲。

下图左是1945年的毛岸英、下图右是描绘斯大林接见毛岸英的画作——

1946年1月,在苏联生活了十年的毛岸英回国到了延安,当初饥寒交迫的少年已经成长为英姿勃发的青年了!更重要的是,他终于要见到19年未见的父亲了!

当年父子分离时、母亲尚在,如今重逢、只剩父亲了!

当年出国轮船一月(仅仅是上海到巴黎、算上到莫斯科是半年)、这次回国飞机几天——这架飞机的使命是带医生到中国给毛主席看病。搭机的毛岸英一定是百感交集,甚至在快速飞行的时空变幻中有些恍惚,毕竟要见到久别的父亲了!

毛主席同样激动异常,不顾病体虚弱到机场迎接,一时间病也似乎好了很多。

父子的重逢多少有点不自然——

按照常理,天降爱子、久别重逢,就是看在亡妻的份上,毛主席也该把毛岸英好好留在身边。然而实际情况是父子在一起只吃了两天饭,毛泽东便要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按规定回国人员至少应该吃中灶),并让他到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家学种地,上“劳动大学”。

下图与毛主席对坐交谈者即为吴满有——

就这样,啃了十年洋面包的毛岸英一回国见到父亲就脱掉了体面的苏军制服、换上了陕北农民粗糙臃肿的棉衣棉裤,睡起了土炕、扛起了锄头。

我想毛主席让毛岸英到农村锻炼至少有两层考虑:一是让毛岸英了解中国、了解农村;二是抗战胜利后有不少类似毛岸英这样高级干部的子女回国、毛主席必须要给出适当的榜样、为此不惜让爱子继续面对艰苦的生活。

慈父严父,高风亮节!

毛主席对毛岸英的安排与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如出一辙,只是没人替毛岸英喊冤、说他“遭受迫害”罢了。

1947年春国民党进攻延安,毛岸英随中央机关转移到山西,毛泽东安排他参加土改工作团到山西临县参加试点。此后他又到冀中、山东搞过土改并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的工作。

总之毛岸英回国后一直在基层——毛主席但凡有半点私心或俗念,完全可以安排毛岸英到军队中任职(战争时期、军队地位高),尤其到是东北:相对安全、而且与苏联有大量接触、毛岸英的特长可以得以发挥,名正言顺,于公于私都入情入理、堂堂正正,这样用不了几年,毛岸英就会得到军中要职,解放后授衔少将中将少不了的,加上年富力强、知识青年、根正苗红,做什么事情、得到任何职位是水到渠成的,谁能说闲话?

所以啊,对那些诽谤主席父子的流言蜚语,我都不想摆在这里、更不想批驳,那会脏了这个文章!

父子同心,毛岸英当然理解父亲的苦心并投身基层工作,和久别的父亲逐渐更加亲切,我们来按照时间轴来看看父子的合影,是不是逐渐融洽自然?

1946年在延安王家坪——

同样场景的一张,抱着妹妹李讷。毛主席眯着眼睛,面对儿女和镜头必须要稳重、神情明显是压着内心的快乐和自豪——

1949年,北京双清别墅,毛岸英和父亲交谈甚欢、开怀大笑,坐姿明显是个农民模样、叉腰已似主席风格——

解放后的1950年春,毛岸英跟随李克农访苏并担任翻译,从容稳重,已堪大用了——


从苏联回来后的五月,毛岸英替父亲湖南老家探亲,临行前毛主席嘱咐“岸英,现在从湘潭到韶山还是小路,你回去时还得骑马,但是到韶山时你不能骑马,一定要在离韶山十多里地远的银田寺下马,然后步行回家,这是我们对家乡、对家乡人民最起码的礼貌。”

这是毛岸英回乡宣传土改政策——

祭拜母亲,探望外婆、为外婆八十大寿祝寿——

毛岸英自小是外婆向振熙帮忙带大的,上次见面是1930年外婆在母亲牺牲后带自己去上海期间,已经过去20年了,一个没娘的孩子、一个没孩子的娘,再度重逢,凄苦悲怮,自不必说。

回到北京的毛岸英继续要求去基层,1950年夏,他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并决心在这个工厂连续不断地做十年工作。

然而毛岸英的工厂生涯很快被打断了,朝鲜战争爆发了,毛主席决心出兵朝鲜!

有文化的人都知道东北亚地缘政治的重要性、都知道美军占领朝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也都知道抗美援朝战争艰苦卓绝但必须要打!

然而那时很多人对抗美援朝或认识不清、或心存畏惧,毛主席对内必须要耐心说服他的战友们、对外必须要打消苏联的三心二意。

所以毛岸英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有人讲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志愿军的组建刚开始是保密的。

然而实际中的细节可以讨论,但我们从感情上就是认为毛岸英是第一位志愿军战士,谁让他的父亲是毛主席呢?

除了毛岸英,当时高级领导们的子女有谁去了朝鲜?

没有!

对,没有!他们后来在文革期间胡闹、然后毛主席替他们背了黑锅!

毛主席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不惜让自己的儿子身处险境,这在1951年3月与他的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说得清清楚楚——

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岸英是个年轻人,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去农村劳动锻炼过,这是很不够的,一个人最好的成长环境就是艰苦!在战斗中成长要比任何其他环境来得更严更快。基于这些原因,我就派他去朝鲜了。

1950年10月19日,28岁的毛岸英赴朝鲜参战,37天之后,他牺牲了。这是他入朝之前最后一张照片(后排左二)——

毛岸英牺牲时的身份是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任党支部书记——在美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志愿军总部不比前线更安全,对毛岸英牺牲细节唧唧歪歪的王八蛋都是狗杂种(袁腾飞、黄健翔之流),不解释!

工作人员不敢、不忍立即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告诉毛主席,毛主席得到消息时,已经是1951年1月2日,此时毛岸英已经牺牲39天了。

听到消息的毛主席沉默很久,喃喃说了一句:“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最后又交代了一句:“这个事先不要告诉思齐(毛岸英爱人),晚点,尽量晚点……”

所以刘思齐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是两年多以后了。

刘思齐是烈士后代,父亲早早牺牲,自己随母亲张文秋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扣了八年,1946年回到延安、与毛岸英结识,1948年在西柏坡确定了恋爱关系,然而当毛岸英向毛主席提出结婚要求时被拒绝了,因为刘思齐当时17岁、未到18岁的结婚年龄——毛主席不搞特权是方方面面的,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不是一般的严格啊,要知道毛岸英当时26岁,妥妥的大龄青年了。

这张1949年4月的照片似乎能看出这对年轻人的腼腆、甚至还有点对长辈的抗拒——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终于在北京结婚了——现在看来,这件事颇为传奇:刘思齐母亲张文秋是中共老资格党员,1927年2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毛主席认识了张文秋,开玩笑要做儿女亲家,结果张文秋长女刘思齐嫁给了毛岸英、次女张少华(邵华)嫁给了毛岸青。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婚礼级别极高而场面极低——级别极高是因为在中南海举行、毛主席主婚,周恩来夫妇、朱德夫妇、刘少奇夫妇等领导出席,这么说吧,政治局常委都来了!场面极低是因为就两桌饭,毛主席只送了新人一件大衣,要岸英白天穿着御寒、晚上两人盖着暖被。这对新人没有房子,住在毛岸英工作单位的宿舍里。

婚后毛岸英投身工作、一周只回家一次,两人聚少离多。1950年10月13日,刘思齐因为急性阑尾炎住院,毛岸英在医院里陪了刘思齐两夜,于10月15日清晨随彭德怀飞到沈阳。这一天刚好是毛岸英刘思齐结婚一周年,这一别竟成永诀!

离别时毛岸英可能意识到自己回不来了,在门口朝刘思齐深深鞠了一躬。多年以后刘思齐对这一幕仍然唏嘘不已。

毛岸英的牺牲打击了刘思齐,让她极度痛苦。后来在毛主席撮合下,1962年2月刘思齐再婚,育有两子两女,其中长子杨小英,“英”字就来自毛岸英的名字。

毛主席视刘思齐为女儿,一是是烈士子女的爱护、二寄托对毛岸英的思念。

1953年在玉泉山——

1957年在北戴河——

1962年在中南海——

刘思齐先后五次到朝鲜为毛岸英扫墓。

1959年2月,刘思齐(左)第一次到朝鲜扫墓。毛主席是国家领导人,不便显露儿女情长,这次扫墓可以说是刘思齐代表自己扫墓、也是带着毛主席的哀思去的。回国后毛主席问细节非常细致——

此后的1985年、1990年、2000年、2006年,刘思齐来到朝鲜为毛岸英扫墓。

2000年,毛岸英牺牲50周年了,满头斑白的刘思齐手抚毛岸英脸庞的照片催人泪下——

2006年,75岁刘思齐再次来为毛岸英扫墓,这次她还来到毛岸英牺牲的大榆洞,洒酒祭奠——

年事已高、也许这是她最后一次来朝鲜了。

此时她一定还记得当年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情景。刘思齐的描述是这样的——

“我知道他牺牲的消息已经很晚了,两年以后了。一是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二是那个时候我还小,不懂得什么事,没有意识到年轻夫妻之间长期没有音信是不正常的。而且,岸英走的时候我不知道,当时我得了急性阑尾炎刚刚做完手术,正在住院。他到医院来看我,说要去一个通信不方便的地方工作。开始一年我没有担心,后来就觉得不对了:岸英他怎么老也不来信呀?心里老犯嘀咕,但不敢去问主席。直到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见一张照片,那是岸英头戴朝鲜人民军军帽、站在朝鲜大雪覆盖的山坡上,才知道他不在国内,恍然明白:岸英是抗美援朝去了!我忍不住了,一刻也不能等了,立即去问主席。我说:‘爸爸,岸英已经有两年八个月零十八天没有给我来信了!’主席‘哦,啊啊……’地支吾着。也许是看再瞒下去也不是办法,他把手里的香烟掐灭,沉沉地对我说:‘思齐,我知道你对岸英感情很深,亲人之间的离别,是很不好受的。我至今还记得,当年我和你们的开慧妈妈在板仓离别。清早,太阳还没有出山,田垅里有雾。她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我说,我们很快会见面的,你回吧!她就那样站在田畴里,直到浓雾把我们隔开互相看不见。三年后,却传来她不幸的消息!还有你们的泽民叔叔、泽覃叔叔、泽建姑姑、楚雄小弟……’他讲亲人们为革命牺牲的用意,是再清楚不过了,他是在做我的工作!我什么都明白了!我的心被击碎了!我扑在他的膝上撕肝裂肺般号啕大哭。我的哭声,把整个中南海都惊动了……”

描写这个场景的影视剧照是这样的——

我们隔着屏幕都能体会到父女的沉痛悲伤!

另一份资料有这样的描述,当时在场的周恩来劝道:“思齐啊,你就别逼你爸爸了,你看他的手都冰凉了……”

当初的欢乐鲜艳已经不在,春闺梦里人为了祖国已经在异域化作了山脉河流、天空大地——

毛岸英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毛岸英牺牲后,作为遗孀的刘思齐一直没有见到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她以为毛主席在保管,为了不让老人睹物思人,她从未提此事。

毛主席逝世后,回中南海帮助收拾东西的刘思齐还是没有找到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证明书》!问遍亲人、都说不知。

为了弥补遗憾,她去补办,工作人员查阅相关记录,惊奇地发现当年居然漏发了。想是毛岸英牺牲后,大家悲痛失措导致。

最后的结果的是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及抚恤金320元。时间是1990年,毛岸英牺牲已经四十年了!

毛岸英的一生,从生到死都很“特殊”啊!“特殊”得让人不忍卒读!

毛岸英留在国内的只有衣冠冢,在板仓母亲杨开慧的坟旁——

这就是毛岸英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让我们放眼更远的时空,下面图片上的人物均已故去——

人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然而有的人生命长度是可以无限的,因为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名字深深刻在历史上。

毛岸英的生命仅仅是短暂的28年,少小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父母舍身革命、抛却小家,孤苦伶仃、自不用说,毛岸英的少年时代可以说是非常不幸的。等到青年时代和父亲团聚,却又投入基层历练,在常人看来,似乎不近人情,及到牺牲于朝鲜、更是令人扼腕叹息了!

这样一个兼有父母优良遗传、经受各种洗礼、交游历练广泛、本人积极上进,倘若稍有机会,前途不可限量、为国家也可做出重大贡献。

所以宵小们拼命诅咒毛岸英,说他如果活着中国会如何如何——对这种单细胞生物一般的眼光、虫孓一般的境界我们根本不屑理会!

不过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这不妨碍我们设想毛岸英在中国起到更大的作用会如何,至少那四个人不会被抓,毛主席的路线会延续更久——比如朝鲜三代下来,已成拥核国家;苏联斯大林之后的赫鲁晓夫则否定了斯大林、加速了苏联的崩溃。

我们讲究实事求是,不唯血统论、也不认为血统论一无是处。

当然我们这样的思想境界和毛主席差了很远,他老人家看重的是发动并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绝对不将希望寄托在某个特定的人身上。

所以毛主席悲心似海,不惜死后被摔得粉碎、坚持继续革命、哪怕因此得罪曾经的战友,在这种豪情下,家人身陷危险乃至献上祭坛又算得了什么?

算得了什么!

所以金日成对毛主席父子的评价还是显得境界低了——金日成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的典范和楷模,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牺牲了包括妻子在内至亲至爱的五位亲人;为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和保卫世界和平,他又把最疼爱的长子毛岸英送来朝鲜。岸英牺牲了,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毛主席父子是心怀天下、忘我革命的!

个人荣辱乃至生死他们其实看得很淡!

所以当我们用更高视角审视历史的时候,我们才深刻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体会到作为毛主席长子的毛岸英、内心其实跟父亲是相通的!

谁说烈士牺牲后就湮灭了?

不,他们是在用新的方式继续守护着这个国家、继续伟大的革命事业!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22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汤博客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1. 访客
    访客  @回复

    伪造毛家历史、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