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说一句,如果大家在德国待过,就知道他们做的东西也不是全不错,有些只是我们聊起德国,总是想起奔驰和保时捷这类工业界的明星,不过这不是今天话题的重点,今天还是要重点反思下我们自己。
文章的开始,先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过的事。
还在我大学的时候,当时院里请了一个国内著名的软件公司负责人去演讲,当时他讲到一个我当时觉得很牛逼的事。
他说,他们的软件在服务器上线后,有个内存泄露问题,非常缓慢,差不多一个礼拜能泄露完,到时候服务器就会重启。如果那个时候你正在玩他们的游戏,就会出现“服务器不在线的状态”,过一会儿服务器重启完就好了。
这个问题也不是解决不了,不过需要很大的人力排查代码,成本非常高。后来他们的技术骨干想了一个办法,说是每隔六天凌晨主动重启一次服务器,这样既不影响业务(一般凌晨还在线的用户比较少),还可以给公司省一笔排查代码的钱。
当时大家非常感慨,这么一目了然的解决方案,为啥自己没想到,大神就是大神。
很快地,我毕业进了一家公司,老粉们都知道我在哪混,反正我们这家公司在业界已经基本没了对手,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工作了一些时间,我才意识到大学听到的那个故事毒性有多大,到底是多么傻逼的人,才会想出来这样的办法,只有低级作坊才会干这么缺心眼的事。
稍微高级点的作坊会怎么做呢?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并且把经验推广,避免今后再出现这类问题。
很简单的道理,你做任何一个产品,其实整个开发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个“设计-开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的产品还有个更重要的特性,就是需要不断的迭代,本来只开发了一个简单功能的产品,后来客户有了新需求,又得加,后来新需求越来越多,过几年变得几乎看不出来原本的产品到底长啥样。就好像手机最早只能打电话,后来发短信,再后来功能越来越多,现在啥都干,唯独打电话非常少了。
或者有点像盖楼,你盖好第一层,就得确保这层不能有任何质量问题,如果在一个残次品基础上不断迭代,最早的那个问题迟早会变得没法收拾,一开始一个礼拜崩一次你不解决,到后来每天崩五次,你们的产品基本是个废产品了,谁还会用?到最后几乎确定的是:你得花好几倍的代价去解决当初的那个问题。
再深入一点,那种复杂的产品,比如手机或者火箭,每个部件都需要打到恐怖的精度,因为每个部件精度差一点点,集合在一起就成一堆太空垃圾了,根本没法用。国内长期以来饱受这类毒鸡汤困扰,把各种偷奸耍滑当成本事,
再后来,发现上边说的这些还只是第一层。
到了第二个阶段,责任心固然重要,但是工业生产时代责任心只是一部分,最关键的是流程。毕竟我兢兢业业无比认真地写代码,就能确保不出问题吗?当然不行,需要专业的测试人员来来测试,再通过闭环流程追踪测试出来的问题,这样也可以防止我哪天懈怠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兢兢业业,照样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这就是流程驱动。
第三个阶段发现其实最关键的还是经验丰富的大神对系统的改进,比如一个产品设计之初想的太少,到后来发现扩展性太差,没法迭代了,要是想继续搞就得推翻重做。
第三点理解起来比较费劲,我这些年参加过几次那种重构项目,这又是啥东西呢?比如设计一栋五层的楼,一开始就准备好冗余量,如果将来在上边多加五层也没问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发现一开始太保守了,现在需要加一百层。
于是只好把之前的全部推掉,重新设计和重构,新楼做了充分的准备,要准备好上边将来叠加一千层。当然了,这种操作需要顶级大神来操盘,他不仅能力强,还得经验丰富,才能胜任这种工作。
回到本文的话,我自己亲身经历过我们公司的产品跟德国公司产品的竞标,到最后不仅在国内团灭了德国的品牌,甚至在德国本土他们都竞争不过我们,客观地讲,就一个原因:我们跟他们使用的是同一套开发流程和标准,我们也可以把质量提的非常高,最后产品还便宜。事实上中国所有能打的公司,都是这个出路。
所以说,为啥国内很多品牌比不过德国,咱们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来思考。
1 发展的时间还太短
德国工业的神话其实出现非常晚,德国早期也是搞山寨起家,为啥说“也”呢?因为所有后起国家,包括德国、美国、日本都是这样,并且毫不隐晦地说,以及现在的我国,初期都没啥出路,只能是山寨。
大家注意下,国家、企业、个人都是一样的,初期的赚钱窍门是复制而不是改进,你把别人能卖出去的东西复制一遍就可以了,然后看看自己有啥优势,比如人工便宜或者资源便宜,能卖出去就赚,后起国家都得这么玩。
甚至都不需要完全复制,生产差不多的产品,功能和质量达到别人的80%,但是价格只有别人的30%,就能卖出去,如何能这么便宜呢?穷呗,穷了人力成本就会低,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也就低,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价格优势,尽管产品不咋地,但是也能卖出去。
这也是为啥大家经常说,中国主要供应西方中低端产品,其实中国生产的东西,国外基本都有对应的高端品牌,但是那些产品太贵,以至于西方大部分老百姓也不想消费,所以就买中国货。
德国有段时间疯狂抄袭英国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垃圾,后来英国要求他们说生产的东西都得标注“Made in Germany”,现在这个标志是质量的保证,曾几何时这是工业垃圾的代名词。
日本也一样,日本车为什么能快速占领美国市场,主要还是便宜,并且质量比美国车还硬,等积累够了资本,再向高端突破,也就有了雷克萨斯这样的品牌。
所以无论日本德国,都用了几十年,才慢慢从山寨走向了高端,但是前提是他们的路是对的,也就是坚持质量理念,产品慢慢深入人心后,再开始打造品牌,最后赢得市场的认可。
中国企业也一样,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慢慢高端品牌会越来越多,在国际上打出局面的也越来越多,因为路径就在那里,只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一客户为中心,不糊弄不抖机灵,把流程思维融入到企业运行中,再加点运气,总会有出头之日。等出头了,故事随便你讲,什么工匠精神,什么传统技能,什么文化因素导致,总会有无数人愿意听而且愿意出去传。
大家可以观察下我国那几个现在出头了的公司,他们的奋斗过程都差不多,基本就是我上文说的这个逻辑,勤勤恳恳做技术,不断迭代,用流程来保证质量,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别的办法。只是这些都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
2 企业死得还不够多
这事很残酷,不过也是事实。
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为啥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模式都差不多,尤其大型跨国公司,基本大同小异,但是穷地方的企业管理却各有差别,啥奇葩玩意都有?
这不是什么西方优越论,而是他们发展的早,某个公司突发奇想,搞出来什么革新,取得了一点优势之后,这个革新很快就会在整个行业里扩散,到最后大家都差不多,因为大家都采取的是最优解,你不这么来,很快就被行业给甩开了。
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很多企业之前过得太舒服,因为以前我国的人力实在是太便宜,打得国外低端产品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大部分企业也不太在意质量和管理方式的缺陷,毕竟完全可以通过堆人力来解决,就比如我上文提到的那事,很多企业对质量兴趣不大,怎么省钱怎么来,也是建立在一种观念上:企业主觉得就算出问题,将来也可以通过廉价劳动力不断加班来补偿问题。
所以我之前在《关于人口的一些思考》一文里也讲到过:
欧美学者有个断言,说是为啥欧洲有工业革命而中国没有?因为中国当时人太多,有啥事砸人力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发展机械,任何机械和新发明都会因为找不到用的地方最后归于湮灭。人口下降当然有坏处,但是也预示着一个更加尊重劳动者的时代,而不是那种“你不干就滚,有的是人干”,这才是更加健康更加长久的道路。
人口太充裕,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力量,也造成了大量企业对人力的滥用,只有资源不足的时候,大家才会通过复杂工具和流程来仔细控制成本。
今后慢慢企业就不再是比拼那些低端产品,低端产业也会彻底拼成红海,谁都赚不到钱,到时候质量、品味、迭代性等特点才会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不想死就得谋出路,最后万物归宗,自然会走向极度重视质量的路线上,否则就得去死,这个没啥“民族性”可言,基本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必然发展方向。
这个过程中,大量不合格的企业会死去,同时又有大量的新企业加入进来,落后的观念就这样被淘汰了。
此外很多人喜欢提的一件事,人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是因为工人工资高待遇好。
其实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以我国现在制造业的收益水平,支付的工人工资注定高不到哪里去,尤其是我国以前人力资源近乎无限,所以工资很难上去,稀缺才涨价,无限供应哪来的议价空间?当然了,如果工资不是那么低,发达国家的产能也不会来中国。
把这个理解了,就知道“改善工人待遇”,基本只有两个办法。
首先是搞出来独立品牌,我们自己吃掉所有附加值(现在很多产业的附加值全被欧美吃了,中国拿个辛苦钱),只有企业赚了钱,才能给工人改善待遇。
另外一条路就是不要有那么多工人,其实这一点很关键,我看提的人很少,很多人觉得只有高端产能才能提高工人工资,其实大家去看看稍微高端点的产线,就知道普通工人干不了那些事。普通工人最好的出路还是去伺候别人。
多简单啊,工人供大于求,自然要不上去价。那工人去哪呢?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社会涌现出城市中产阶层后,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去伺候,比如饭店需要大量的厨子,理发店需要很多tony,中国人均医生和律师也很少,接下来有一波大爆发,此外还有拍短视频的,去互联网大厂的,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服务人员,事实上现在这些人的平均工资比电子厂高得多。
不少人可能觉得理发师能有啥出息呢?其实Tony们的天花板很高,房产中介们都知道,北京很多互联网公司员工都买不起的房被这些人买走了,大城市里,细分门类的头部都非常非常高。
太多人感慨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其实这也是一种市场的自发配置,年轻人可以不去厂里就得到更高的工资,说明我国已经发展出来了一个巨大的第三产业;工人不那么多,也就可以避免互相压工资,工人待遇自然而然会改善。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问,那德国怎么解决的?
德国也是从咱们现在的状态过来的,只是他们现在发展起来后,把附加值高的产业留在国内,海外赚的钱,比如中国就有大量的德国企业,这些公司赚的钱又要回流德国。
更重要的是,他们人口少,只有8000万人,自然可以搞成福利国家,工人待遇也就不那么糟糕了。此外那么多有钱人,吸收了大量的人口去从事服务业伺候有钱人和中产,这样工人的工资不至于被压得太惨。说个数据可能吓大家一跳: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德国就业人数4530万,同比增长0.6%。其中,农业就业人数60.6万,制造业就业人数114.5万,服务业人数3367万。
其实他们工人没多少,也正是因为蓝领少,所以工资能上去。我知道很多人不太服,不过将来发展的趋势是,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工人越来越少,今后体力劳动者去伺候脑力劳动者就可以了,制造业不会需要太多人,需要很多人的制造业收入都不会太好。
至于很多人念念不忘的那种“一辈子在一个岗位”的情况,这种情况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这俩国家都喜欢搞终身雇佣,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是他们发展的优势,也都面临巨大问题。
多简单啊,技术革新太快了,前几天特斯拉从意大利进口了一个6000吨压铸机,可以将Model Y后底板一体化压铸成型,柏林工厂放了一个8000吨的,后续很可能整个行业都会向他们看齐,以前产线上的工人如果做了几十年这玩意,接下来就要改行了。变化这么快的时代,追求稳定本身就是奢望,想着一辈子做一件事,就不担心你的那件事消失了?
3 用产品对用户洗脑
最明显的就是那个丰田霸道,买了过几年还能加价卖出去,作为一个消费品也是匪夷所思。
用变态的质量理念打造出来的产品本身对用户就有一种洗脑作用,不知不觉中就忽略了它所有的毛病,或者不认为那些毛病算毛病,这就是产品力。
回到本文,德国产品走出了山寨货的格局后,进入了极度在意质量的时代,从那时候起,时间长了产品就开始对用户有了一种洗脑效果。
到如今,最明显的汽车市场,不是全部,但是也有不少人,无限迷信日本车,觉得日本车毛病少油耗低,没钱买思域,有钱换凌志,就是不买其他车,德国车和美国车就是垃圾,智商税。同样的,一部分德系车主眼里,除了德国车,其他车全是工业垃圾,日本人的车薄皮大馅那能叫车?
这种产品对用户的影响进一步扩散到了手机领域,有些人纯粹苹果粉,苹果就是信仰。还有一部分人眼里,苹果产品确实不错,不过有一部分费用是智商税,只要脑子没问题,就不会去碰。
大家可以观察下,苹果和安卓都可以有粉丝,甚至罗永浩的锤子都有粉丝,只要你产品质量过关,有自己的风格,时间长了就会对用户产生影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下去,慢慢各种关于产品的神话也就来了。为啥我们很少听说俄罗斯产品,主要也是他们的产品质量差又粗放,根本没啥市场。
4 尾声
文末总结下,动不动就聊“民族性”是一种很low的思考问题方法,事实上单就中国人往死里鼓吹的德国人,在整个历史上,一直被人认为是脑子不太好又野蛮又分裂的一群人,也没啥突出成就,连个自己的国家都没,散了一地,直到大清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会儿德国才统一,我们现在说的德国人的民族性,什么严谨、科研能力强等等,都是最近一百年才吹出来的。
事实上在一百五十年前,全世界对中国的印象也不咋地,又穷人又多,既愚昧又守旧,直到最近一些年才有改观,可见除了一些万年不成器的国家,所谓的民族性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变来变去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有了质量意识,不再疯狂依赖成本优势,慢慢就会走出现在这个圈,一部分公司首先会脱颖而出,然后更多的公司也跟着冲出去,中国制造也能成为品质的代名词,到时候故事随便编,什么六百年传承,什么八百年手艺,又有谁会怀疑呢。
当然了,这也不是唯一的发展方向,最明显的就是日本和美国的对比,美国人就是突破型的,美国人的共识是,美国这个国家就是一群精英带着一群猪,他们鼓励突破和创新,大量的资源倾向于马斯克这种“疯子”、“骗子”、“梦想家”,疯狂向知识边界冲击,但是对精雕细琢兴趣不大。所以除了苹果这种产品,美国很少有什么东西让大家感觉非常细,照样领先世界。并且有一说一讲,整个欧洲在最近二十年暮气沉沉,现在差美国差了很远。
这也是为啥上世纪80年代日本眼瞅要追上美国了,美国干脆放弃了原有赛道,专心研究下一代技术,日本被丢在了80年代,现在日本还在80年代的基础上精雕细琢。大家注意下,美国人一直都这样,当你追上来了,它就换赛道。美国人整体挺看不上工匠精神,他们觉得这就是不寻求突破,一直在舒适区反复改进。
我国接下来肯定是两条腿走路,既要修复之前被“毒鸡汤”毒害的心灵,把质量意识灌输到一代人脑子里,也要鼓励突破,给年轻人和梦想家机会,除此之外也没啥好的选择。(来源:九边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