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我上中学的那几年,1990年代里,搞字突然在全城人的嘴里流行起来,似乎没这个搞字,一句话怎么也接不下去了。
原本,我们那地方人喜欢这样说,比如“弄点吃吃”,指有闲暇的时候做点好吃的;比如“弄点事儿做”,指亲戚朋友间看到壮年人的整天无所事,就劝说其家人或是本人。等等。结果都变成了“搞”。最后,连谈恋爱都成了“搞”。比如,男人会这样说“搞个女朋友吧,别荡着了”;女人会说“也好搞个男人了”,指催人家赶紧谈恋爱。哈,全城搞来搞去之后,弄得,你要嘴里没个搞字,似乎就不是这儿人了。
上班了以后,发现,若是有两湖或是两广的同事,他们嘴里的搞字比较活灵活现。久了,就被麻木了。我们家里,倒是比较抵制这股流行风的。特别是在娇娇小朋友来到世间后。
有段时间,我常跟娇说一句“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是很丰富的,特别是动词,别一个‘搞’字解决所有事情嘛”。生怕娇被传染。于是常在给娇念书时,与娇一起做事时,听娇讲故事时,就会很特意地去留意其间用得到的相关动词。
比如,约娇买菜去,特别是想买块豆腐时,娇会记起一句同学家阿姨的名言“搞块豆腐来烧”。拉个带小轮的袋子,娇会学说“搞个车子搞菜去”。
哈,太有趣了。其实,这是个蛮严肃的话题。在我们汉语的世界里,动词的丰富程度难以想象,就常用而言,不需要所有状况下一个“搞”一谈到底的。比如,娇想吃饺子了,得准备馅料。先去买相关的菜品,再洗涤干净,切成段剁细成馅,有的品种还需焯过或炒制过备用,将所有的菜品攉匀,最后一步是调味儿。这些准备里边,没用到一个搞字。娇与我笑谈说,妈妈,要是那些用搞字的人,可能一个搞字,就整个过程搞定了。
是的呀,这样一个搞字搞到脚,讲话聊天多没劲啊。
特别以后写作文了,老师还得给你挑,你写了多少个搞字,想把老师累死去啊?!都是这个搞字闹的,我们时常想起这个问题时,就要多与娇强调,眼前一些事的动作该用什么动词。虽然,说着会有许多笑话,可是综合来看,还是要多读书,书中自有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帮助他们建立起活学活用的语言观,而不至拙的只会一个“搞”字了事。(文|18544261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