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这部纪录片创作于毛泽东逝世两年后,真实再现了毛主席主持开国大典及视察、走访、接见的情形,在当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情感共鸣,缅怀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抒发了全国人民的深切怀念。
我当知青时的经历
1975年,我背着背包插队到豫北一个小村当了插队知青。这个村不大,两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30多户人家,大人孩子合计100多口人。
农业生产状况
大队打了一眼机井,两个生产队伙用,村周围的地浇灌问题得以解决,远处的地,需要拉着柴油机、抽水机,抽河里的水浇地,全部实现水浇地,大块田地,从犁、耙、种,都是公社拖拉机站负责,小块地,由牲口拉着犁、耙,人工耕种。生产队买了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各一台,淘汰了马车。1975年,公社组织大队干部到大寨参观回来后,开始喷灌作业,设备是公社提供的。小麦和玉米两季产量突破了一吨粮,除去交纳公粮后,卖点余粮,然后按工分分配,家家不缺粮。
副业生产状况
队里种了不少菜地,将蔬菜卖到城里;建有砖瓦窑,也有一笔收入;种植有一个果园,桃子成熟后获得一笔收入。后来相应号召办社队企业,生产队底子不厚,上了一个生产木粉的小企业,知青发挥了用场,负责小企业生产,也有不错的收入。比起周围大点的村,企业规模就差远了。副业收入支撑了村办小学的费用,民办教师的工资和学生的学杂费,两个生产队摊钱负担。年底算账,一个劳动日10分,8毛钱,每月合24元,比起当时工人30元,略略低了点,不过这是队办企业刚起步。
大小队干部不脱产
队长有正副两个,领着大家干活,工分与大家一样,就是算一级干部,政治地位高一点,全队的生产、社员派活都是队长负责,队长在时每天上午、下午各休息一次,队长不在时休息时间略长一点。支书除了去公社开会,其他时间一样干活,工分与大家一样。
觉悟最差的人
村里社员觉悟都很高,没有偷鸡摸狗现象,更谈不上违法犯罪。村里有个青年男子,威信最低,原因是该人常常借吸烟为名在干活时坐下休息。每人每天多少工分是大伙评的,干活不积极的工分就低。队里两名孤寡老人享受“五保户”待遇,农忙时,老人坐不住,往地里送水送汤。
城里机关支农
每年三夏季节,城里机关人员会到农村来支农,帮助割麦子,镰刀、草帽都是自备,自己带饭菜吃饭,实行这一制度是帮助农忙,防止不劳动的人变修。
当了民兵排长
经过几个月的表现,我被任命为民兵排长,领到一枝“汉阳造”步枪,三夏、三秋季节,组织队里青年巡逻,防火、防盗、防破坏,公社武装部组织训练了十五天,学习、拉练、打靶、扔手榴弹。
生产队没了
后来,我从农村入伍到了部队,时时关心我劳动两年的小村消息。听说地分了,单干了,拖拉机没有办法分,撤开零件分了,机井用不成了,早已荒废了,社队企业自然倒闭了,农民卷着铺盖卷天涯海北打工去了。
有人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和工农相结合道路是剥夺了青年受教育的权利”。
这种说法是偏面地认为只有课堂的书本教育才是“受教育”,接受实践的教育不是“受教育”。
明显的事实是,人的知识是由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部分组成的。单纯的课堂书本教育,不能代替必要的实践。书本知识本身也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只是把一般的普遍的规律进行了归纳,反映的是“共性”。而实践中我们遇到的事物都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个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为只有通过对事物“个性”的解读,才能深刻认识事物的“共性”本质,这只有靠自己的实践才能获得,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历史事实证明,人类是通过实践才获得的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的。并且是通过反复实践,反复总结,不断提高的。知青们在农村和农民一起参加物质生产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不仅利于他们认识具体的客观世界,也利于他们培养工农感情,理解书本中的一般规律。正如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说的:“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
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再教育”,就是针对知识青年只接受了书本教育,脱离工农,脱离生产实践而提出的。是为了使年轻人具备完整的知识,今后能够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这种观点,也明显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相违背的,把“知识”和“实践”对立起来了,没有看到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理论源于实践”,也不利于青年人成长为知识全面的人。至于把到农村去看成是“降低人格”,是“屈辱”,更是封建主义思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残余,蔑视从事农业体力劳动的农民,直接否定了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即便按照这种观点,真的是上山下乡使得青年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吗?我们看看没有上山下乡后的教育状况,就明白了。
有人说——,“我初中都没有毕业,怎么就成了“知识青年”?
这是在掌握书本知识程度的衡量体系中,知青和农民所处的位置以及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误解。衡量知识的多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值,是相对而言的。小学生以中学生为参照物,可以说自己比中学生没有知识;中学生以大学生为参照物,可以说比大学生没有知识;大学生以教授为参照物,可以说比教授没有知识。即便是教授,他也只能说,在自己研究是领域有知识,跳出了自己研究的领域也没有知识。对于农民中大量文盲来说,在他们眼里,不要说大学生了,就是小学,初中生也是有知识的青年。“文革”前我国根据当时的财政情况,只要求普及小学教育,1982年教育部又发布了普及小学教育的文件,要求到1985年“争取全国绝大部分县普及或基本普及小学教育”。而且因为财政困难我国直到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才在全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在上世纪6、70年代将初中生称为“知识青年”并不奇怪。
如果换一个掌握实践知识程度的衡量体系,那就倒过来了。我们都知道,凡是到工厂去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毕业生,一律被称之为“学徒”,由工人师傅教你实践知识。让你接受实践知识的“再教育”。知青到农村去也是一样,要“学徒”,由农民教你实践知识,让你接受实践知识的“再教育”。
有人说——“农民没文化,怎么对我们进行‘再教育’”?
这种说法,是简单地把识不识字,作为有没有文化的标准了。把老师注入式的讲,学生被动的听,作为教育的唯一方式了。
考察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我们就会发现,各民族的文化无不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字只是表述文化内涵的工具,把相关的文字组合称之为“知识”,掌握了“知识”只是了解了文化,而文化的内涵是要用行动来表现的。我们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是我们这个民族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即便评价一个人的品质,也不是根据他的学历,而是根据他的行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集中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而这些优秀品质是在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形成的,农民是这些优秀品质的载体。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过程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朝夕相处。农民用自己的行动把这些优秀品质传递给了我们,影响了我们,教育了我们。“身教胜于言教”是公认的最好的教育方式。知青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