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其实可以阳光明丽——解读顾城诗《感觉》

2009-02-10 11:14:21  阅读 2909 次 评论 0 条

  郭沫若曾对他的学生说:“诗是什么?诗是一种感觉,只要老实地将你对事物的感觉写出来,便成为诗了。”由他这么一说,诗仿佛成了极为容易的事。其实不然,诗是一种极艰辛的情感表达,因为感觉,即我们的谓的直觉或灵感很难把捉,它们总是像流星样在我们的心空倏忽而来,倏忽而去。
  
  读顾城的朦胧诗,读的就是感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那对现实、理想、人生、社会,存在的、虚无的,以及所谓光明与黑暗等一系列感受,无不包容在这么两句看似平实的诗句中,我们不觉得它们苍白浅薄,是因为当我们反复品读《一代人》的诗意,越发觉得他的感受,就似凸透镜在阳光下聚了一焦点,穿透历史所有的朦胧,模糊,点激在我们的心灵,燃起我们对生活的厚重而无奈却又热情向前的感触,这是诗人独特的感觉的伟力,它们可以穿透时空的阻隔。
  
  感觉总是朦胧,总是飘忽不定,这不接受思考的描绘,更不受理性的统辖。而感觉一旦与由思维导致的理性发生联系,便会形成色彩形相的表象,正如画家心中的愿望,幻想,冲动等在画笔错落有致的涂描中,化作了动人的色彩效果。
  
  读顾城的《感觉》,你不难发现:感觉与色彩的关系,即由感觉到色彩形相,他历经了一份沉痛的生命思考,这份思考,是诗人所要向世人倾诉的。
  
  灰色,本代表忧伤、悲凄、闷郁等情愫,诗人就是“用黑然的眼睛”去看“天”和“地”,是人世间光明背后的污浊,美饰背后的丑陋,事实背后的真相,使他觉着压抑:“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竟没有铺设丁点亮色,诗人怎能忍受得了这层层架设的“灰色”,我们希望诗人多少给我们一点明丽的色彩,以满足我们视觉“色欲”的乐趣。
  
  读下来,发现,诗人似乎明白读者对于行行“灰色”的诗行实在枯燥的心理感应,敷衍般地给了我们一丝快慰:“在一片灰色之中/走出两个孩子/一个红的/一个淡绿”。
  
  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新生,希望。红色的孩子,绿色的孩子,终于“活泼嬉笑着”走出“灰色”的桎梏。孩子,总是被视作纯洁生命、新生青春的象征,他们“在一片灰色之中/走出”,是可喜,是活现,给人眼前一亮的“生命与活力与新生与希望”,但是,他们将走向哪里呢?——我们不禁要问。
  
  没有天国在他们的前方,他们只能再次在灰色的天底下,踏着灰色的路,迎着灰色的雨,走进灰色的楼。人间没有天国可以使他们的红色和绿色永恒不变,他们必然走向别一种色彩,不是绝对的黑或白,更不再是红或绿,——诗人引诱我们走向他的独特思考。
  
  红色+淡绿色=灰色!我们那唯一的希望,成了失望,诗人总喜欢打破世人的梦。“两个孩子”——生命的象征——最后还是走进了灰色。走向忧伤,这是诗人的预设,是诗人沉痛的生命思考之后的一个预设:生命的始与终是灰色的,是忧伤的。
  
  红色,绿色,不过是灰色的派生(在这首诗中是如此)!《感觉》无疑以拂逆我们的心情来获取表达上的张力,它于无决中打破了我们美好的愿望:明天会更好,生命应该是明丽的,阳光的。
  
  不错,人的生命,其终始是灰色的,有着极度消极的倾向,它在灰朦之中诞生,又将在灰朦的路途中趱行,且一路苦辛,最后又在灰朦之中死去,然而,生命能够以阳光明丽态度一步一步地步近死的墓坟,正如叔本华的告诫:“因为痛苦,我们才去生活,”也因为黑暗,人们才有寻找光明的心。
  
  毕竟那个过程是红色或者绿色的,正如《感觉》里的小孩,他们是以红色或绿色在行走,这样,起始与终结是灰色,又何必计究得太过,因为生命的过程可以阳光明丽的,——这也是《感觉》一诗特意设下的诗锁。
  
  附原诗
  
  ○感觉
  
  文/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汤树东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