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叫做“就像高尔基看见面包”,形象一个人的贪与饿。为什么这样讲,原因是高尔基讲过,书籍就像面包。那时,我们都将这句话演绎成读书的人就像啃面包了。
其实,面包比馒头贵,回想读书的时候,馒头五毛,面包一块。而且在学校里看书,都是图书馆里借的,因而都是馒头,如果自己买书,就是面包罗。
都是一样的精神粮食。也理不了这么多。
诺大的一个图书馆,藏书都是几十百万计的,随便看。那时也是闲着无事,就多啃小说什么的。如平凡的世界,战争与和平,或者悲惨的世界之类的大部头。
看书的日子是充实的,就像有馒头吃时人一般是快乐的。
好景不长。学校这种似啃馒头状的读书相,很快就转变了。毕业出来打工。钱是有了,书也买得起,却没有心思去看了。多半只放在那里。
记得学校毕业时,那是用了很大的拖车才把一箱一箱的书搬回家里去,这些书虽有一大部份都有看过,却一直放着,不知什么时候再度翻开了。
生活的压力,谋生的准备,让我们看的一般都是专业方面的书,什么营销等与工作相关的,这些书不算书,像快餐,多食无益。而且很多书都是,畅销一时罢了。
重要的是,现在看书,已经没有以前在学校的什么读书会,大论特论的时光了,因为朋友同学都分开,相聚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即使啃了一个大部头书,那也只是一个人快乐罢了,没人分享呀。(文/汤树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