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读《幼学琼林》等中国古代博物类图书札记

2014-10-31 13:03:30  阅读 2425 次 评论 0 条

   《博物人生》的引言里提到了《幼学琼林》,属于作者提到的“可以适当补读一些中国古代博物类图书”中的小儿科读物。

  
  看到这个心底真是感慨万千。我也是几个月前才偶遇了《幼学琼林》,买了回来。这真是一本好书,内容广泛,天文地理、婚丧嫁娶、风俗礼仪、释道鬼神、节令时尚、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等都囊括其中。
  
  “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幼学琼林》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舒服。我正在以异常缓慢的蜗牛速度慢慢地读着。即便如此受益还很多的。
  
  比如开篇“天文”历有一句话“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简直想给谁一个拥抱。这解决了我纠结了很多年很多年的一个小疑问。
  
  以前书里经常看到“急急如律令”这句话,但一直不知道“律令”是啥,后来只好想当然认为是玉皇大帝的命令,不过怎么说也怪怪的,果然是怪怪的。原来“律令”是雷部一个跑得极快的小公务员,这下子就太形象了。读了“地舆”,也就不在觉得《滕王阁序》的开头两句那么陌生和隔阂了。
  
  今天早晨看到一个好友的说说说到了《幼学琼林》,吐槽了一下如今的教育。刘华杰在《博物人生》里有这样一段“两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已经很难再称为中国人了,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十分陌生,空具一身皮囊。
  
  现代学校培养出的高中生、大学生,基本读不了中国古文,读洋文也不轻松。”其实生于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的末的我们这些人,是中国传统文化断代最厉害的一群人。
  
  大约七八年前我发现我连民国时期的信件都看不懂,实在是有点惊骇。想了许久我觉得我该从最基本的入门,但是那个时候既没有人告诉过我《幼学琼林》这本书,也没有在什么书里看过一点的提及。我们很喜欢说“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可实际上也许并非如此。
  
  如果当时看到了这本书,我打下一个好个基础。我当时想的是应该找一本既有趣又浅显又能学到古文一些基础知识的书来读,其实《幼学琼林》最符合这个要求,但是由于我的见识的问题,我当时选的是《阅微草堂笔记》和一个极简单的节选本的《世说新语》。
  
  这两本书上遇到的不明白的字或者词我都一一查了字典,功夫下了,当时确实扫清了一些阅读障碍。不能说这两本不好,这两本也极好的。只是作为启蒙来说太片面了。
  
  终究不如涵盖面如此广泛的《幼学琼林》。说到查字典我又要小欣喜一下,十几年前出来济南时,逛泉城路的新华书店,那时赶上《王力古汉语字典》出版,彼时我尚不知王力何许人也,但是我第一眼就喜欢这本字典,毫不犹豫买下,对于刚毕业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小土豆来说也算上一笔巨款了。
  
  这十几年用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每想起来就觉得这本字典带给人很温暖的感觉。前几年翻看弟弟的高中语文书,大吃一惊,发现他们的书里比我十年前上高中时多选了很多古文,赫然发现我们这些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在这一方面还真有点前后不着啊!
  
  下过功夫但是不全面的我现在读古文依然囫囵着,很难很好消化。所以我特别理解在说说吐槽的那位qq好友,我们这一代人因为个人兴趣也罢,种种机缘也罢,在三十岁左右突然看到还有《幼学琼林》这种好懂且涵盖广泛,以前能让你想破脑袋的事情其实它都有轻轻说起过,那种心酸加欣慰,有点恨又有点喜的感觉了。
  
  现在的小学又开始重视经典的诵读。不过我总觉得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大多会选《三字经》以及儒家的一些经典《论语》《大学》什么的。
  
  其实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常识,《幼学琼林》最该选,不知道有没有学校选过,现在书店里,它已经和《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组合成一套了。
  
  如今我已年近不惑,我并不以还读这种所谓的小儿科图书而不好意思,相反还很高兴,因为这些书带给人很多欣喜。
  
  以前囫囵看过的书,一直纠结不明白的地方,以及在诗词中总是遇见又不明所以的东西,这些书里会那样朗朗上口,轻轻地告诉你是什么。
  
  如此也是另一番境界。好比是辍学了,打了几年的工,又坐回课堂,因为有了阅历,读起书来有很大不同了!(文|39487685 QQ)
本文地址:http://tomtang.zdlaw.cn/post/16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网上转载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